客家阿哥:曾老三其事其情

08.08.2017  18:42

  ● 李德伦

  编者按

  为充分反映我省政协系统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进展成效和特色做法,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两学一做’榜样”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地落实,以学习教育的新成效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有力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月27日,这一天对于曾老三来说,是个永远值得纪念和高兴的日子,这一天,省委鹿心社书记轻车简从,跋山涉水,亲临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进行调研,亲切看望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村主任曾老三,并同其合影留念。尔后不久,省政府刘奇省长也来到这个小山村进行视察,并给予村主任曾老三高度评价。全省有16000多个行政村,为什么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这个偏居湘赣边际的小山村村主任能同时引起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关注,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冒雨来到永丰村探寻书记和省长盛赞的脱贫能手曾老三。

  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永丰村犹如掩映在山水之间的一处“桃花源”,蜿蜒曲折的进村柏油路一直通到村委会门口,路旁田埂上统一种植的靓化景观苗木长势喜人。“路是曾老三直接跑交通厅,争取了三年才要到的项目,前不久刚通车!”“路边的景观是曾老三引进的旅游开发项目,统一规划种植的,夏天大家可以来我们这漂流了。”……一路走来,新村新貌处处洋溢着不同凡响,藏在深山的永丰村让人惊喜连连,更激起了记者对曾老三其人的兴趣。

  曾老三是一名典型的客家汉子,勤劳朴实,由于在兄妹中排行第三,所以当地村民都叫他曾老三,他的真名叫曾军,是江西省金轮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宜春市工商联副会长,且连任两届宜春市政协委员,连任四届铜鼓县政协委员。熟悉曾军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敢闯新路的能人。1989年,年仅19岁的他揣着父母给他的50元钱离开山村,外出闯荡创业,通过艰辛拼搏,到目前为止,他共投资3亿多元,建成企业28个,涉及食品生产、竹木加工、花卉苗木、制药、林业、水电、旅游等多个领域和行业,安排就业人员2000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曾老三常说,一个人富裕不算富,十人富裕不是富,大家富裕才是富。曾老三是土生土长的永丰村人,这些年通过自己的创业富了,可他无时不刻不挂念着生他养他却还处于贫困的永丰村,还时刻挂念着那些还在贫困线挣扎的乡亲,为此,每年他都会给村里捐钱捐物,可全村穷困的面貌一直未曾改变,让他时刻难以释怀。2012年年初,永丰村委班子换届,曾老三这位做得风生水起的企业家,不顾家庭和亲人的百般反对,不顾朋友的善意劝阻,不顾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听从组织的召唤,毅然参加了永丰村村主任竞选。村民们面对这个热血沸腾的青年,面对这个想为家乡干事的赤子,大家纷纷把票投给了他,曾老三以高票当选永丰村村主任。

  “信任就是无限的动力!”曾老三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充分发挥自己多年经营企业的优势,全身心引导永丰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然而,永丰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山多地少、村民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主要以林木销售收入为经济来源,产业结构单一。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曾老三也是一筹莫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望着漫山的毛竹和潺潺而流的山泉水,曾老三咬定了依托当地仅有的山水资源,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的思路。“车马未动,粮草先行。”对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永丰村进行开发,资金从那来?他与村班子成员反复商量,决定组建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就这样,曾老三利用这个平台开创了:“户头股、社会股、集体股、道德股、长寿股”的“五股”脱贫发展模式,汇集了全村甚至村外的闲散资金,把永丰村的发展引入了全新的阶段。

  万事开头难。面对全村上下热切期盼的目光,曾老三暗下决心,投资发展经济的第一个项目必须做成做好!他首先把目光投向了丰富的竹资源,他利用自己多年经营竹产品的经验,于2013年初,投资500多万元,办起了金丰食品有限公司,为永丰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及周边600多村民科学种植手挖竹笋。食品深加工提高了竹资源附加值,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曾老三顺着办竹食品厂的思路,又大规模引进雷竹种植,为了打消村民的担忧,他个人先从邻村租赁了10多亩土地,引进雷竹种植试验,从浙江请技术人员指导,当年亩产达3500斤,产值45000元。试验的成功,让永丰村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到了种植雷竹的行列。2013年初,他又带领村委干部和部分村民到浙江临安市实地考察雷竹种植和市场前景,并成立雷竹种植合作社,村里拿出20多万元,对种植雷竹每亩补贴400元。目前,全村雷竹种植800多亩其中村集体80多亩,预计今年产值将达80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0元,村集体增收60多万元。

  曾老三做活了竹文章,又紧盯着如何做活水文章。永丰村山环水绕,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落差大。曾老三看准这一优势,以村民股份合作社牵头,集中全村和社会闲散资金,于2013年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落差356米、渠道长7800余米、装机容量950千瓦的金丰水电站,并一次性为村集体经济增资178万元。刘奇省长视察时夸电站渠道是南方的红旗渠。辛勤的付出,终于等来了丰厚的回报。2015年度春节前电站实现首批分红30多万元,村民分红2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多元,分红场景被中央4套《走遍中国》栏目专题播出。鹿心社书记在永丰村调研时观看完电视专题片,当即竖起了大拇指,表扬永丰村在脱贫攻坚上是个了不起的创举。

  听到那哗哗的流水声,曾老三想水资源除了可以发电,能否利用永丰村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搞旅游开发?做活、做好水文章的想法一出,他马上带领村班子外出招商,引进资金3000多万元,按照峡谷漂流、森林穿越、休闲度假等板块,建成了尖尾峡森林探险漂流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曾老三的带领下,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从五年前的4800元增长到现在的9700元,村集体收入从不到5000元增长了到现在的每年30余万元,永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曾老三在任村主任四年多时间,带领永丰村闯出来一片新天地,让永丰村村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让永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虽然生活富裕了、和谐了、文明了,但曾老三心中一直在想,如何让永丰村得以持续发展,让村民生活的人文环境更加美好、更加美丽。于是他多方做村民思想工作,筹建生态移民村,自己先出资80多万元对新村进行规划,生态移民新村预计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投资600多万元,20户破土动工,10户乔迁新居。他不但关注村民居住环境,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近年来,他带动村民兴办企业12家、村办工厂4家、电站6个,有21人成为民营企业主,有30余户成了年收入10万元的富裕户。他还长期扶助贫困大学生5人,帮助1000余名农民工就业。这点点滴滴,无不倾注曾老三的心血。然而作为村主任,他深知今后的路任重道远,深知肩上的担子会更重,带领村民致富的责任会更大……

  曾老三站在永丰村的山尖,望着自己可爱的家乡,心中充满着激情和希望,他告诫自己,一定要脚踏实地带领永丰村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