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粮食烂在最后一公里上——罕见冬汛凸显粮食烘干环节短板

26.12.2015  14:43

在江西分宜县一处粮库,工人们将农民卖出的粮食拆包入库。由于是在路边晾晒的粮食,拆包后腾起大量沙尘(11月9日摄)。

今年年末,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冬汛,连续降雨暴露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烘干晾晒的短板。在江西南昌县、进贤县、分宜县等多个县区,提供粮食烘干的企业和合作社都被等待烘干的粮食团团包围,烘干机24小时不停运转。即便如此,许多粮食仍然无法得到及时烘干,只能堆放在露天潮湿环境中,粮食在最后一公里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视。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贮存过程中因天气原因来不及晾晒而霉变、发芽等遭受损失高达5%至10%。烘干环节成为短板,成本过高、设备缺乏、习惯形成是主要原因。据江西省农机局介绍,江西省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烘干环节机械化程度提高至50%,将获得补贴的烘干机从今年的1200台提高到1万台。政府不仅出资补贴帮助个人和机构购置烘干机,还将引入社会资本,将烘干环节服务变成现代化的产业,不让粮食烂在最后一公里上。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一名粮农在江西进贤县梅庄镇政府门前的广场上晾晒稻谷(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江西进贤县梅庄镇,粮农胡万龙站在自家倒伏的稻田里。他种植60亩晚稻,但稻谷无法达到烘干厂加工的最低量,只能等待天晴再收割晾晒(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这是在江西进贤县一处粮食烘干厂外露天堆放的等待烘干的粮食(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南昌县蒋巷镇三洞村种粮大户刘和平在检查粮食是否受潮,他已经在粮食烘干厂等待三天(1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