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出版社: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

25.09.2015  12:14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1956年成立,作为财政部直属出版单位,在近60年的历史期间,牢牢坚守出版人的使命和责任,用图书来记载历史。近日,该社副社长黄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从起步到目前,该社经过不断的努力,2014年的出版码洋已达4亿元,不仅出版了一大批财政、会计、税收、金融等经济领域理论及教材、教辅类图书,而且还积极输出版权,向世界展示中国财经理论与实践发展情况,是全国百家图书出版单位和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

  据黄琦介绍,财经出版社在“十三五”期间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开拓创新:

  首先是对专业出版领域深耕细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是国内成立最早并具专业实力的出版机构之一,是宣传和传播经济思想论著、财经理论知识、各类教育资格考试的排头兵,例如会计职业资格类图书、证券期货保险从业资格类图书以及成人教育类图书等。因此,他们会充分利用占得一些先机的优势,对自己的专业出版领域深耕细作。但黄琦也强调,依然要有危机意识,若不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得到的也终将失去。

  其次是调整出版目标战略。专业出版领域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时代的不断迈进,人才、资源、渠道的内容和运作方式等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黄琦告诉记者,在总结过去经验和分析未来形势的基础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拟用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财经类图书做大做强。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致力于打造3个落脚点:图书出版与前中后期全程营销服务无缝契合,产品经营和品牌经营双管齐下,出好书和出人才并驾齐驱,实现图书内容精细化、图书形式多样化、营销服务立体化。

  再次是培育一些精品读物、重点读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有关财经方针政策、财政理论知识类的图书,这些图书通过独特的思想判断和鲜明的论点论据,能够彰显个性、标新立异。不仅经济效益有所保障,社会效益也脱颖而出,从而实现了两个效益的高度统一,其中不乏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图书。“这也是我社精品图书或重点图书的一个基本方向。”黄琦表示。

  最后是积极开拓版权贸易。黄琦认为不能仅满足于兼收并蓄,更重要的是要开放视野“走出去”,要取长补短“引进来”。本土资源经验的不足与缺乏是客观情况,因此把世界各地优秀的财经类作品“引进来”作为补充,是发展的必需。作为世界知识沟通的桥梁与渠道,让世界分享全人类共通的精神财富是所有出版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