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在赣考察“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纪实

06.11.2018  16:42

● 文/图 熊灵

10月17上午,考察团来到兴国县的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馆考察。

  文化是民族之魂。

  作为红土圣地,江西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独特。红色,印染了这里的山水、融入了这里的血脉。

  从安源工人运动到八一南昌起义,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红都瑞金到模范兴国……江西的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与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光辉历程,与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伟大胜利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新中国永恒的记忆。

  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了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一系列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深深镌刻在民族心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10月15日至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领全国政协委员考察团,来赣考察“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更加需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考察团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既有对我省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真诚点赞,又有冷静思考、还有精彩建言。

从报道敌军宵遁到报道“贫困”宵遁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5日,考察团的首站选择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这一天,对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来说十分值得纪念,正是15年前的这天,他遨游太空,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同时也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来的新中国做到了。“航天精神和井冈山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次红色之旅对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杨利伟说。

  16日一早,细雨蒙蒙,考察团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家缓缓拾级而上,庄严肃穆地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逐一认真仔细整理花篮缎带,而后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堂。

  在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头戴红军帽、身穿红军服的游客们摩肩擦踵、络绎不绝。

  1928年8月,国民党军趁红4军主力未归之际,以两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哨口,红军两个连凭险据守多次打退敌人。关键时刻,刚刚修好的一门迫击炮大展神威,把敌人炸得晕头转向,红军在地方武装和群众的支援下大获全胜,敌人仓皇逃遁。毛泽东听闻这一消息后欣然写下“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著名诗篇。

  如今,包括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在内的一系列井冈山革命遗址,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吸引诸多游客前来缅怀先烈。

  笔挺的军装和亲民的风格,让考察团成为游客们追捧的对象。卢展工不时驻足,主动和大家交流。

  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红色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红色文化感染着各行各业的人们。

  江苏镇江的一家私营企业,连续18年组织员工上井冈山开展拓展训练,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

  “效果怎么样?”认真听完介绍后,卢展工问。

  “效果非常棒!”说罢,企业负责人迅速组织大家站定军姿,齐声喊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嘹亮的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小红军们,真正的解放军来喽!”在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前,考察团偶遇来自湖南衡阳开展研学的小学生,卢展工的一句话让考察团成为小朋友们围追堵截的对象。

  “这位是中央军委政治部原副主任吴昌德上将。”卢展工向小朋友们一一介绍考察团的军队委员。

  “哇!”现场一阵惊呼声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吴昌德常委随即以一个标准的军姿向大家打招呼。

  “大家要像将军们学习,从小立下报国许国的远大志向。”就这样,一堂精彩生动的红色教育课在雨中开课了。随后,考察团还主动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在灿烂的笑脸中,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扎根发芽。

  黄洋界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如今依托红色旅游,困扰井冈山多年的贫困也已“宵遁”。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革命老区的殷殷深情,来到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他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2017年2月,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其中,红色旅游功不可没。正如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姚增科所说,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产业脱贫提供了可学可鉴的现实路径。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红色旅游景区达242个,已建成1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个5A级红色旅游景区。2017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17502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350亿元。井冈山推出红色培训旅游产品,今年前9个月就培训学员40多万人;神山村、坝上村等引导村民参与“红军的一天和红军的一夜”旅游拓展项目,为学员提供食宿,户均增收3万元;红色实景演出《井冈山》,带动600多户村民参演,年均增收8000元……

  在考察团出发前,吴昌德常委就来到井冈山“明察暗访”。他说,井冈山商业气氛还比较重,部分红色旧居旧址仍在收门票。红色资源开发首先要算政治账、长远账,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更多游客接受红色熏陶,更好弘扬红色文化。“杭州西湖景区免票多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服务业发展,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这一观点得到刘福连常委的赞同。他说,珍惜红色资源就是珍惜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保护红色资源就是守卫我们的精神家园。他建议把红色文化内涵融入旅游开发中,立足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陆福恩常委表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既是地方工程,更是党的工程、国家工程,要从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同时加强红色理论研究,武装更多人的头脑。

信念树”见证今朝更好看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华崇宜,男,1919年出生,1934年在长征途中牺牲……红土地上,流传着很多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的后山,17棵挺拔苍翠的青松上都挂着写有名字的小木牌。这17棵青松被当地人称之为烈士的“信念树”。

  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百姓家家有人投身革命,为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村里的17位青年在报名参加红军时,每人亲手在后山栽下了一棵象征万古长青的松树。这17人在后来的长征路上全部壮烈牺牲,其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5岁,而这17棵“信念树”至今仍然挺立在后山上,亭亭如盖。这17棵树不仅寄托了村民们无尽的思念,也成为华屋人在艰苦岁月中坚强生活的不竭动力。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置身后山,被烈士们种下的青松环抱,考察团默然肃静。听罢故事,大家仔细整理仪容,庄重地向烈士纪念亭三鞠躬寄托哀思。

  站在后山俯瞰全村,只见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进村的土路也变成宽敞的水泥硬化路。近年来,卢展工三次来到这里,目睹巨变的他忍不住连连感叹:真是旧貌换新颜!

  青山有幸埋忠骨,“信念树”精神在传承、在弘扬。

  黄沙村村民黄日生脑子活,是村里的致富能人,1995年就到瑞金市跑运输,后来还办起了企业,十几年积累下来,家底殷实。2011年的一天,他接到乡党委书记的电话,希望他回村担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黄沙村是出了名的穷村、差村,跳出来了还有再回去的道理?

  正当黄日生犹豫不决之际,一句话深深打动了他——村里103户住的全是土坯房,后山上的17棵松树都看着呢!

  回去!他二话没说,这一干就是七年。他还记得,2012年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来村里考察调研,村里的贫困面貌让杜鹰泪洒当场并发动调研组捐款。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作出的重要部署落地生根,黄沙村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黄日生兴奋地说,村里依托“红色资源+绿色生态”搞起了旅游,还发展了油茶、脐橙、大棚蔬菜等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200多元增长到2017年的10600多元。近两年还依托电商发展养蜂产业,去年蜂蜜产值达数百万元。

  “请卢主席来我家做客!”从后山下来,一位老乡盛情邀请考察团进屋。老乡名叫华割禾,对多次来到村里考察调研的卢展工念念不忘。

  进屋落座,崭新的楼房让考察团眼前一亮。原来,通过财政补贴、统一规划后,村里全部告别了土坯房建起了小洋楼,新房居住面积达225平方米。围着桌子坐下,老人和大家算起了脱贫账。

  此前,由于儿子患尿毒症,这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如今村里通过政策扶持,流转土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一家人种起了大棚蔬菜,虽然起早贪黑,但收入可观。“2015年就脱贫了,现在房子有了,年收入6万多元,我感觉很幸福!”华割禾边说边笑,额头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最幸福!”卢展工为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点赞。

  随后,屋子里传来爽朗的笑声。

  考察团深有感触地表示,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在幸福生活中,越发激励我们把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0月19日,考察团来到于都县。

  碑高19.34米,宽10.18米,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在于都河(贡江于都段)畔。这两个数字合起来正好是1934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渡河开始长征的日子。

  而10月19日,正是中央红军连续行军一年后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日子。

  长征!长征!老区人民怎么会忘记长征?走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长达25000毫米的长征浮雕,墙上还挂着由80双草鞋组成的中国地图。那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这里开始跋山涉水,闯过千难万阻,历经九死一生,将足迹刻印在25000里的漫漫征途。

  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这史诗般的一幕幕,正是从这里开始。

  陪同考察的于都县委负责同志说,希望争取在于都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考察团欣然接过相关材料,当场表示一定会向相关方面呼吁。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个伟大的壮举,已经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默然肃立,在“英雄史诗不朽丰碑”主题展览前驻足凝视,这是“长征永远在路上”的自警,这是“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的决心。

  人们还记得,长征路上,每一公里就倒下一名兴国籍战士。此前,在兴国将军馆,考察团在谢立全将军的照片前驻足停留。长征后的谢立全精神抖擞地吹起冲锋号,埃德加·斯诺用相机定格这一经典瞬间,并将其作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封面,让全世界知道了这段奇迹般的历史。

  新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更加需要从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中汲取养分。

  围绕怎么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考察团展开热烈讨论。

  “要全面梳理界定现有红色资源,抓紧出台认定标准及操作细则,凡是认定为红色资源的要重点保护,纳入文保部门经费支持兜底范畴;未被认定的,应实事求是对待。

  “江西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可以探索出台省级法规,统筹多部门力量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为全国作出示范。”卢展工满怀期盼地说。

  “致敬老区人民!感恩老区人民!”一路走来,凌振国委员感触颇深。他说,要让红色资源走出去,进课堂、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兵营、进工厂,影响更多人、培育更多人。

  房建国常委建议,抓好红色文化产业,打造更多具有江西特色的红色文化优秀作品。

  红色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实效,王晓龙委员表示,要针对不同群体突出精准,“讲解不能千人一面,比如,针对党政干部要突出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针对中小学生则要侧重用故事感染人、打动人。

  讨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一系列靶向问题的精准建言应运而生,省、市、县陪同同志边听边记,表示要抓紧把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办理好、落实好,让红色资源焕发新活力。

  金秋时节,一派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从红色资源中源源不断汲取精神伟力,中国这艘巨轮必将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劈波斩浪、继续奋进!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在宜春市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本报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政协新闻网
江西省政协: 贫困县“清零”背后的政协力量
蔡久伟   “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