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5.03.2018  11:41

  编者按:新时代,新征程。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加快探索特色医改之路,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地方医改取得哪些成绩,下一步将有哪些重要规划?新华网特别推出“医改新进程”专栏,聚焦各地医改新亮点。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年,健康中国战略迈上新高度,深化医改持续发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成效彰显,普惠型、兜底型的“健康大礼包”强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新时代矛盾论的历史性变化,对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经济层面看,在全面决战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在医药卫生领域将更加专注于保基本的“兜底”责任,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方向正在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从健康层面看,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需与要”更具张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理念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 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规划层面看,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从改革层面看,需要更大的勇气与智慧去闯险滩、动奶酪、啃硬骨,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路径正从立柱架梁转向击楫勇进,加快实现医疗供给与效应的最大化,以及风险、代价的最小化。

  深化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十三五”期间应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把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渐进性、阶段性和跨越性统一起来,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线,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卫生服务体系上久久为功,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真刀猛药地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结合江西探索实践,围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一主题,提出以下意见。

   立足调结构,致力于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当前,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基层发展不充分,卫生资源配置、居民患病率和预期寿命的差距呈扩大趋势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少数地方和部门的错位现象,未能有效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也有资源要素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还有城市大医院对病人和人才的双重“虹吸”效应。

  建议国家层面以立法形式,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符合规划和医疗资源配置要求的投入政策,可根据东、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明确各级财政相应补助比例,建立分类考核机制,树立改革助力发展的导向。同时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资源配置监督评价机制,建立强有力的问责追责机制和奖励机制,引导各地科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立足补短板,致力于推动薄弱领域实现“量的增加”和“质的提升”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未富先老”带来的健康需求显著增加,老年病服务体系、慢病防控体系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已成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建议国家层面一方面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长期照料保障制度,并推动护理保险和医疗保险从对治疗、事后护理偿付向健康功能维护偿付转化,建立以健康结果和老年人健康功能状况延缓衰竭结果为依据的支付和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制定实施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化财政补助、收费标准、医保支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建立老年医疗、老年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的有序衔接机制,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医院之间慢病防治分工协作机制。

   立足降成本,致力于谋求患者、医院、医保和财政的最大“公约数”

  医疗存在经济学委托代理关系,患者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消费权力让渡给了医疗机构,若一味要求医院以低廉的费用把病治好,会导致其运行和发展面临危机。因而改变现有公立医院的外环境,平衡并正向激励四方的改革需求,是当前医改的核心问题。

  建议国家层面综合施策,在科学控费方面,综合各地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医疗资源配置、卫生事业基础等因素,下达各省医疗费用增长控制目标,并统筹部分财政资金和医保资金,对医疗费用低、治疗效果好的公立医院予以额外的补偿与激励;在医保支付方式方面,既要加快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还应尽快推出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在降低要素成本方面,根据国际上医疗服务的物耗结构(国际上药品与耗材使用量1:1,目前我国是4:1),尽快完善医用耗材质量评价标准,为各省制定集中采购耗材的经济技术评价指标提供必需的数据支持,同时建立大型医用设备采购的信息平台,公开设备的品牌、型号、来源、价格以及重要技术参数等信息,推动大型医用设备采购价格公开透明。

   立足转机制,致力于整体提升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和活力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重在强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供给力度。

  建议国家层面在提升体系运行效率方面,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助力,制定公立医院举办、运营、监管三方责任清单制度,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并借鉴国际经验,由一个机构承担举办、监管、购买、规划调控等四大职能,逐步建立一个统一、高效、权威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绩效的公立医院举办机构,推动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在激发体系运行活力方面,就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对CPI指数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指导各地根据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整体价格水平,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形成系统、科学、适宜的医疗服务与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结构;同时,进一步完善签约服务补偿激励机制,尽快明确签约服务包基本内容和补助标准,根据签约数量和服务质量,合理确定由医保和财政统筹支付的标准,破解该项工作“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局面,加快建立起家庭医生“守门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