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平:坚守宁静显本色

17.01.2020  13:33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刊发了王水平同志的思考文章《坚守宁静显本色》,引起热烈反响。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最近又读了一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良多。1969年,习近平从繁华的京城启程,来到陕西延安梁家河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带了两箱书,坚持每天完成工分后在窑洞里静静地看书,别人都睡了,他窑洞里的煤油灯还亮着。即便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习近平始终坚持学习,始终坚守这份宁静。这份宁静,是一种心态、一种自律、一种修养、一种追求、一种执着、一种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去领悟和追求。

   静守初心。宁静既是境界,又是起点。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句话道出了初心的根本。一个人往往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事业的初创时期,尚能艰苦奋斗、筚路蓝缕,一旦功成名就,往往容易头脑发热,忘了来时的路,忘了为什么出发,忘了姓甚名谁。所以,越是行到高处,越要平心静气;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加长远。守住勤奋善良助人之心,守住廉洁奉公为民之心,守住忠诚干净担当之心,思想才能纯粹,头脑才能清醒,才能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常记心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宁静的坚守。

   静修己身。修身养性,首推一个“静”字。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性:“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下的社会,有那么一些人,心浮气躁。有的着急,心急如焚,急不可耐;有的贪快,投机取巧,欲速不达;有的虚浮,油头粉面,八面玲珑。做官的,想一步登天;做学问的,想一步到位;做生意的,想一夜暴富;做演艺的,想一举成名。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诱惑多多,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首先要屏气凝神,潜心研读,学习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登高望远、厚积薄发;其次,要静以养德,让“心”跟上“身”的节奏,让“魂”回归“体”内;再次,要静以养廉,永葆清廉清正清白清纯本色。

   静思良策。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 谋长远、出思路、作决策,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主要职责。抗日战争打响之际,眼见河山沦陷,寇焰嚣张,愁云压心,毛泽东没有焦虑,没有恐慌,而是深入群众、走进窑洞,静静思考,伏案工作九个日夜,连炭火烧了自己棉鞋也全然不知。第九天早晨,当他推开窑门,一部《论持久战》横空出世,以后战局的发展果然都在他的预见之中。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龙场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中,宁静带给他灵魂滋养、赋予他巨大力量,创立了影响深远的致良知心学。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观势谋事?面对发展的困境,有没有破解的妙招?面对两难的问题,能不能做到两全其美……每临大事有静气。所有这些,都需要领导干部静下心来,认真梳理思考,找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锦囊妙计。

   静待功名。欲成大事者,要在“静”字上下功夫。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孜孜不倦、扎扎实实地干事。一方面,对事业始终保持一份执着,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至死靡它”,最后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另一方面,对名和利始终保持一份超然,不被外在的功名利禄裹挟,心无旁骛,最后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境界。

  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有一位父亲丢了一块手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就找到表了。”由此可见,静,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而是联系的、相对的,是有机的方法论,是智慧的辩证法。宁静,不是甘于平庸,而是不忘初心,久久为功,正所谓笃静守一;宁静,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内生激情、自带“流量”,正所谓宁静致远;宁静,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排除杂念、充盈灵感,正所谓静能生慧;宁静,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保持定力、谋定后动,正所谓以静制动。无论是做事、做学问、做官还是做人,坚守一份宁静,体现一份担当,充满一份责任,才能让心更加阳光,让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实,让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