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万名群众将告别水患

17.11.2022  09:52

  今年72岁的陈民寿家住景德镇市珠山区黄泥头片区,自从家门口的防洪工程开工后,他每天都会去施工现场看看进度。6月份,景德镇市启动了今年“一号民生工程”——黄泥头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该工程总投资4.58亿元,建成后可让5.8万人免受外洪内涝之苦。

  昌江上游是我省四大暴雨中心之一,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每年4月至9月常引发洪水。曾经,作为汛期不设防的城市,景德镇常陷入外洪侵袭,内涝不断的窘境。

  黄泥头片区被称为景德镇的“锅底”,地势低洼且临近昌江四大支流之一的南河。这里马路狭窄、路面坑坑洼洼,巷子里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全。

  陈民寿的祖祖辈辈都在黄泥头居住,每年大雨集中期,家里总要被淹一次。每年汛期来临,社区干部和群众都要严阵以待,干部挨家挨户上门通报汛情,动员居民及时撤离。

  “遇到大雨天,巷子里根本下不了脚,居民只能垫着砖头行走。”陈民寿说,因为生活环境差,一些年轻人宁愿租房也要离开这里。

  近年来,随着人居环境改善,景德镇着手加大民生水利工程的投入,逐渐补齐城市防洪体系短板。去年,该市17个城市防洪体系补短板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景德镇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夏陆梅介绍,黄泥头片区在汛期雨季,因三步园、腊丽山两条排水渠道不畅,南河右岸湘官公路至何家桥段2.35公里的地面高程满足不了抵御洪水标准,时常遭遇外洪内涝双重夹击。仅去年一年,该区域就遭受7次洪涝灾害,5.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近年来,景德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展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搬迁了一批水患棚户区、新建了一批防洪工程、打造了一批湿地公园,并采用“库堤结合、先堤后库、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渐构建城市防洪工程体系。

  初冬,竣工不久的景德镇市河湖长制主题公园迎来八方游客。该公园结合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融合了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内容,呈现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们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在公园散步的黄女士说,她家原来住在昌江边的棚户区,年年闹水患,现在搬到条件优越的安置楼,日子过得很舒心。

  “我们构筑的主城区防洪圈全长36.5公里,等黄泥头片区的几公里建好了就能实现全封闭合围。”夏陆梅说。为彻底解除黄泥头片区居民内涝之困,今年6月,景德镇市启动了黄泥头防洪排涝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将于明年汛期来临前竣工,届时能充分发挥防洪排涝功能,彻底解决黄泥头片区洪水进城和内涝问题,保证5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该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防洪排涝站站房主体即将完成,又高又厚的混凝土防洪墙矗立在南河两岸,大型推土机正在回填土方,施工人员忙着对沿河进行亮化绿化。

  黄泥头防洪排涝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介绍,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南河右岸防洪墙2.35公里,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新建装机5510千瓦泵站一座;改扩建渠道3.46公里,保护范围为10.5平方公里。该工程竣工后,标志着景德镇城区整个防洪体系全面构成,形成完整的防洪封闭圈。

  “兴一方水利,增民生福祉。届时,这里既是黄泥头片区一道美丽风景,又能为当地防洪排涝提供坚实屏障。”该项目负责人说。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