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5·25”洪灾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03.06.2014  12:31

  “端午佳节将至,一定要让群众过好洪灾后的第一个节日!”上栗县全县干部群众火速出动,一股股暖流在灾难后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市场里,鸡鸭鱼肉俱全,时令果蔬成堆;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价格平稳;在县城、在集镇,购物的市民穿梭交织、热闹如昔……若不是隐约在墙上能看到洪水线印,真的让人难以相信这里刚刚遭受了特大洪水的袭击。 5月25日,持续强降雨让上栗县城和10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端午佳节将至,一定要让群众过好洪灾后的第一个节日!”全县干部群众火速出动、紧急抢修,连夜清淤、消杀防疫,火速调运、确保供给,身同感受,自发捐献……一股股暖流在灾难后冲击着人们的心灵,所到之处,呈现的是受灾群众互帮互助的感人场面,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的感人画面。

  生产自救,邻里互助一家亲

  面对被毁的家园,杨坊村村民李昌海等人心急如焚、欲哭无泪。他家里的房屋全部被洪水冲垮,一家6口被紧急安置在杨坊村集中安置点。

  洪水无情人有情。被火速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后,乡亲们来了,市里县里乡里的领导干部来了,志愿者们也来了:“这里有几件衣服,快让孩子换上,别感冒了!”“我家房子没受影响,上我那儿住去!”“莫嫌弃,几顿饭吃不穷我。”“人没事就好,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正在想办法,争取让大家都吃上粽子。”……一句句关切的话语,让老李几度落泪。

  “洪水虽然可怕,但生活还得照常,不管什么样的灾难,你我都要积极面对。”当看到邻居需要帮忙时,老李他们卷起袖管迎了上去。在“5·25”洪灾中,上栗县共有26万群众受灾,其中就有许许多多像老李这样房屋被洪水冲毁的受灾户,他们被当地安置在33个集中安置点,饮食、住宿、医疗等未受到影响。灾难面前,人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其中,70岁的农村妇女孙桂莲在自家同样遭灾的情况下,仍把附近受灾的邻居领回新房中,免费提供食宿;46岁铲车司机黄一新拒绝了多起业务,无偿为村里清理路障……正是这种在灾难面前相互搀扶、相互帮助的精神,确保了上栗县救灾工作得以顺利全面推进。

  灾后重建,干群同心渡难关

  本次洪灾中,县城大半街道被淹,成了重灾区。洪水造成部分供电、供水设施毁损,社区、街道淤泥堆积,满目疮痍。

  洪水过后,上栗县提出了“街道更畅洁、物资更充沛、价格更稳定、秩序更安定、节日氛围更浓厚”的目标,广大干部群众自带工具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连夜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受损物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采访中,上栗镇滨河社区居民张文英说:“这次涨水后,一些干部职工的行为让人特别感动。供销联社汤和平自己家里被浸都没时间收拾,天天都在救灾;环卫工人黄善来家同样被浸,每天仍很早就出门清扫,晚上12点都未休息。”在上栗县农贸市场,一位从事蔬菜批发销售的个体户告诉笔者:“市场被淹后全是淤泥。县里26日早上调来了铲车清淤,我们自己也动手清理。冲洗后县里还喷洒了消毒药水,27日市场就一切正常了。”

  连日来,上栗县城管、交警、环卫、消防等部门出动70余台机械设备,3000余干部群众从5月26日起逐路清理,东源、长平等乡镇应急队伍紧急驰援。4天3夜后,县城洁净如昔;供水、供电部门紧急派出49支抢修队伍,683名专业技术人员通宵作业。5月27日,全县基本恢复正常供水、供电;商务部门、供销系统紧急调运多批次的粮油、肉禽蛋、果蔬、糯米、粽叶等生活必需品投入市场,确保了全县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卫生部门紧急派出近400人的消毒防疫队伍,分赴受灾的80余个行政村、160多所中小学校及幼托机构、城区社区角落进行卫生防疫;县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市场巡查,严防过期变质食品、水毁被污染食品流入市场……目前,上栗县的城区、乡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责任编辑:余亦鹏] 来源: 萍乡日报 | 一键分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