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不作为”对付学生人流不是长久之计

26.11.2013  11:48

  调查发现,学生做人流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寒暑假过后,往往会出现一个“小高峰”。眼瞅着还有俩月又是寒假了,市人大代表卫爱民建议,“公立医院实行学生堕胎免费制,或象征性收取小额治疗费。他同时呼吁,应禁止各种媒体与大众平台刊发人工流产广告,尤其是那种类似“无痛人流、不影响学习”等带有宣传意味的广告。(11月25日《北京晨报》)

  我国是人流大国,更不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正加入人流大军中来,为此,北京市人大代表卫爱明拿出了应对方案:公办医院免费为“中招”学生堕胎,此为疏导之法;同时,不让诸如“无痛人流、不影响学习”的营销广告进入正规通道,让学生对人流多了敬畏之心,倒逼学生不敢随意“偷尝禁果”,此为堵塞之法。

  令我们困惑的是,提出学生人流问题泛滥,并拿出切实解决方案的卫先生虽为北京市人大代表,但却是一位律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制内人”。学生人流问题本不是他常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对此情况更熟悉的应是中小学领导、教育管理部门干部,哪怕是与此问题直接对接的卫生管理单位的领导,可面对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学生人流问题,他们却选择了沉默,遑论拿出什么应对方案。

  背后原因其实很简单,体制内的人对性问题一向讳莫如深,不要说直接面对学生性问题,就是公开谈论相关问题,也怕让人感觉“不正派、不严肃”,而且,公开谈论学生性问题,直接管理部门是否就等于承认了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有此问题存在,是否就说明自己工作不力?体制内干部少有敢拿自己的职位和仕途开玩笑的,所以,该管的假装不知道,也不作为;关联不大的体制外人倒是“越俎代庖”了。

  性问题在“口头保守的中国公共治理领域”一直是个“死结”。往往表现为疏也不是,堵也不是,换句话说就是进退两难。譬如,卫爱明所说的“公立医院免费为流产学生堕胎”,是否是变相鼓励学生怀孕流产?毕竟犯了错有国家买单呢;再如,禁止类似“无痛人流、不影响学习”的宣传广告进入学生视野,那学生真怀孕了怎么办?怕家长学校知道不敢去正规医院,又没有其它选择,这不是把本来就缺乏社会经验的中学怀孕女生逼向绝路吗?

  中学性问题难办,表面上看,疏也不是,堵也不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办法是完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部分有关管理部门和领导人员思想顾虑太多,反而只要涉及到学生性问题,就成了禁忌。最终导致对学生怀孕人流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假装不知道、不作为。

  中学生性问题,表面上看,疏也不是,堵也不行,但我们要知道,不管是疏还是堵,总是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总比不闻不问的不作为要好吧,毕竟孩子不比成人,有些错误已经铸定,就要给他们提供对他们来说最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或尽量在他们错误酿成之前,尽量用外力让他们不越雷池。

  当然了,解决学生性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学生性教育,可是有了思想禁忌的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人员,哪敢迈出切实可行、实质性的第一步?

  “不作为”对付学生人流不是长久之计。律师站出来了,而且拿出了应对方案,虽然并不完美,甚至投鼠忌器,但总比不作为好吧。对学生人流问题,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人员能够打破思想禁忌,尽快把治标和治本的方案都拿出来,并立刻诉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