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不是每一部好电影都适合儿童
由徐峥导演的影片《港囧》,在上映14天时累计票房就已经接近15亿元,打破了此前《泰囧》于2012年底创下的12.68亿元票房纪录。当然,这15亿元票房中,也包括笔者贡献的两张票。
影片是一部好影片,情节紧凑、笑点不断、结局美好,还辅之以拍摄地的城市特色,符合一部喜剧爱情片的卖座条件。
不过,在电影院里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年轻爸爸,似乎不这样觉得,因为他四五岁大的儿子和我一样,从头笑到尾,当然也包括了那些影片中调侃生育话题的情节。显然,这些对于成人来说不伤大雅的情节,却并不适合四五岁的孩子观看,孩子笑得越深,年轻爸爸的脸色越难看,但也无可奈何。放眼望去,电影院里还有不少带孩子看电影的家长。
不是每一部好电影都适合儿童看,因为未成年人对于电影和真实世界之间关系的看法,往往与成年人并不一致。儿童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对事物的认知也是有限的,当暴力、血腥、情色的镜头出现时,成人可以辨别银幕内外世界的不同,但儿童却未必。很多对于成人来说习以为常的内容,对模仿力和求知欲很强的儿童来说,其实极具心理暗示。他们会想知道影片中相关情节的具体含义,甚至模仿这些情节,因为“电影里大明星都这么做了”,但事实上,对于思想尚未定型,生理和心理皆未发育健全的孩子来说,他们尚难接受这样的内容。比如,年轻的父母该如何向还未到青春期的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们解释,《港囧》里男主角被采集的“小蝌蚪”,到底是什么东西?
当然,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家长,在走进电影院之前,观众并不知道影片的具体情节和台词,无法判断是否适合孩子观看,只能全凭影片名字去猜测。放映厅不只属于情侣,也属于家庭。带孩子一起合家观影,已是许多人的消费选择。如果影片的制作方和放映方,能够在影片放映前有所提示,或许就不会有如此尴尬的场景了。不过,似乎不会有影片的制作方和放映方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家庭观影群体一旦流失,会影响票房收入。在一个以票房为最重要评判标准的电影市场里,一部影片票房的高低,关乎导演和演员接拍下一部影片的筹码,也关系到制作方能否为下一部影片筹措到足够的资金。
在这样的前提下,似乎“别人家的孩子”明不明白“小蝌蚪”是何意,已经无足轻重了。
对于家长而言,其实带孩子观影的选择也非常有限,因为在现有环境下,适合孩子观看的电影太少了。毕竟,带有特技效果的暴力、血腥和情色镜头,往往是一部电影的卖座亮点。而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电影,数量更是屈指可数。
“爸爸,我能睁开眼睛了么?”
小的时候,我们常常这样问,长大以后,我们不得不成为这个无解问题的回答者。
不能总让孩子在电影院里再问这样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