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里的老劳模 ——玉山县紫湖中心供销合作社主任吴亲首的供销岁月
昨晚8点半,桌上的手机又响了。我顺手拿起手机倾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喂,小胡,我刚从外面送货回来。我问你一件事,是省社要求我们加入信息工作群吗?”
我一边回应着,一边回想起6年前与他相识的那一幕。
那是2010年5月8日上午9时许,正是劳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刚进办公室,就看见一位长者用和蔼可亲的眼神看着我。当时,我总觉得和他很眼熟,可怎么也记不起他的姓名。
我对他笑了笑,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刚一落座,办公室的陈主任就给我介绍起眼前的这位长者:“他是我们玉山县紫湖供销社吴亲首主任。”
随后,我俩就回忆起十多年前在农资公司偶尔相遇而又从未交谈的往事。
从那天起,我俩只要一有空,就会聊聊供销社的事。
走了又来了,他与供销社有割不断的情
吴亲首是1972年到供销社工作的,那一年,他只有18岁。当时,供销社是许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进的单位,可他却要选择离开。在供销合作社工作了两年后,他竟不顾家人的反对应征入伍,去了北京当兵。
回想起当年的选择,他并不后悔:“部队是个大熔炉,也是一所大学校,在部队,我遇到了不同的人,体验了不同的事,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5年的军旅生涯,不仅让吴亲首增长了见识,而且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机遇。1979年,25岁退伍的他又回到县供销社工作。从1984年开始,他先后担任过供销社助理会计、会计、副主任,直到紫湖镇供销合作社主任。2011年3月,紫湖中心供销合作社成立后,他又担任了中心社的主任。
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紫湖中心供销合作社管辖着紫湖、双明、四股桥3个基层供销社,拥有5大网络、107家经营网点,净资产总额930余万元,销售额更是以每年12%—15%的速度增长,是其他中心社的好几倍。
“村民需要供销社,我就知足了”
紫湖镇面积约有200多平方公里,紫湖中心社大大小小的网点有160多个,最远的网点距离紫湖镇约50分钟的车程。
每当需要把从玉山县城拉过来的烟花爆竹、农资,从紫湖镇中心社送到下面的各个网点时,吴亲首都必须做好一切事先准备工作,及时了解需求,甚至货物的分配、运送路线的规划以及打电话通知网点人员,这些事情他都亲力亲为,并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摩托车、电瓶车为网点、村民运送物资。就因为这,我每次打他的手机,几乎都会听到 “您拔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的语音留言。
“只要是供销合作社的区域,我就必须严格把关,必须亲手把货物送到各个网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一年四季不得闲很正常。只要在村民需要的时候能想起供销合作社,我就知足了。”吴亲首动情地说。
由于常年奔走在山村,加上寒冬潮湿,吴亲首落下了右腿骨质增生的毛病。可说起工作的辛苦,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辛苦是辛苦,但是只要能为民做实事心里就踏实。”吴亲首表示,作为供销人,讲话要讲实话,做事要做实事,这样生活才充实。
“供销社就是我的家,我爱我的每一位家人”
不管是在电话里,还是在平常的工作中,吴亲首总是会这样说:“供销合作社就是我的家,我爱我的每一位家人。”
是的,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
从2000年供销合作社改制开始,他每年都坚持为困难职工开展送温暖活动,只要有职工和退休人员生病住院,他都会翻山越岭、不辞劳苦亲自上门看望、走访,还及时把情况上报到民政部门获取救助。他还带头出资出力,为职工排忧解难。多年来,他为爱心事业捐款捐物达19万余元,被广大职工称为“我们供销社的贴心人”。凡是职工或专业合作社社员家里办红白喜事,吴亲首总是毫无架子,主动上门祝贺、慰问,他认为这是对“家人”的关心。
如今,年已花甲的吴亲首,虽已退休,但他仍然把时间用在供销社工作上。这些年,远在西安的儿子多次提出接他到西安去养老,他却一直没有答应。他说:“我和供销合作社有40多年的感情,只要身体允许,只要供销合作社需要,我就义无反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吴亲首一起工作了6年,不仅为他多次获得总社、省、市社的表彰奖励感到敬佩,而且他对供销社工作那份执着的热爱和坚守,也早已在我的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6年来,我总是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