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标语再现,源于犯错成本太低
陕西延安市区出现一幅宣传标语,在介绍延安清凉山时,内容竟是南京的清凉山公园。记者10日从延安市城区改造指挥部南城区指挥部获悉,该宣传标语系施工工地按照延安市住建局要求张贴,发现错误后已经撤下。(7月10日中国新闻网)
不久前,陕西省某县一处户外宣传标语就闹了“乌龙”事件,标语上的一句“爱国爱家,爱我长沙”,就将网络舆论引爆,该地宣传部门也因此受到较多的批评。此次,延安市区竟然又现“乌龙”标语。
直白地说,延安市区这幅“乌龙”标语就是“抄袭”的产物,简单的“复制”加“粘贴”,这反映出相关干部对制作这幅标语的态度如何。事实上,现实中很多地方在制作标语时,都有过“抄袭”现象,只是其运气太好,没被曝光出来罢了。
“乌龙”标语频现,症结到底何在?一方面,是干部对此事不走心,压根没当回事儿。有的干部,从标语内容选择到最终完成安装,整个过程不闻不问,充当着“甩手掌柜”;有的干部制作标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细”,应付了事,满足于“差不多”;更有“文抄公”中的马虎者,不管三七二十一,简单一抄了事。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标语频频出错,甚至出现闹了“乌龙”的问题。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
另一方面,标语频闹“乌龙”,源于出错受罚成本太低。很多时候,一些地方在处理标语闹“乌龙”问题上,态度都较为“暧昧”。一般情况下,发现问题后都是“悄悄地”将标语撤换掉,以防止“笑话”被传开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往往不会追究涉事干部的责任。这样一来,涉事干部便会由“忐忑不安”转为“心安理得”,更别提“长教训”了。同时,这样的处理结果,也给其他干部传递了消极信号:别拿标语闹“乌龙”当回事儿,犯了错天也不会因此垮下来。
作风问题无小事。标语闹“乌龙”看似是小事,实则不然,其后果绝不仅是让公众看了一场笑话这么简单,而是严重影响着政府的整体形象。在此问题上,相关单位要引起警惕,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从严从实抓好类似的小事情,否则难免会再出现类似的“乌龙”问题。
文/吴金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