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谈教训:毛泽东为什么会提出“大跃进”
摘自《胡乔木传》,著者:胡乔木传记编写组,当代中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大跃进”形成高潮以后
1958年1月南宁会议反“反冒进”后,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3月9日至26日,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继续批判“反冒进”。4月武昌会议是南宁会议、成都会议的继续,其主旋律是鼓足干劲。这时“大跃进”的高潮开始在一些省份掀起。会上,毛泽东虽然多次谈到要留有余地、压缩空气,但没有引起重视,因为总的方针是“鼓足干劲,气可鼓而不可泄”。到5月间的八大二次会议(5月5日至23日),一方面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正式改变八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一方面正式通过毛泽东倡议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肯定“大跃进”标志着我国正在经历“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解放思想、敢想敢做的呼声压倒一切。到了6月,农业上开始大放生产“卫星”,接着钢铁“卫星”、煤炭“卫星”也陆续“上天”。“大跃进”形成高潮,“浮夸风”泛滥,“共产风”刮起。
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在广州写了《介绍一个合作社》,推荐“一个苦战二年改变了面貌的合作社”――中共河南省封丘县应举农业合作社。毛泽东在文中说,由这个合作社的事迹,看到“共产主义精神在全国蓬勃发展。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指出:“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还指出:“除了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当天,毛泽东致函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陈云、胡乔木、吴冷西各同志:“此件请审阅。如同意,请冷西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胡乔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觉得对二十五年要赶上英美要留有余地,因此他给毛泽东写了一个建议:“原说十五年赶上英国,现说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二十五年就可以赶上英美,似觉复杂;可否改为:我国赶上英国固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是赶上美国,也不需要从前所想的……”看了胡乔木的意见,毛泽东写了一段批语:“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说‘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美’是留了五年到七年的余地的。‘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仍不变。”《介绍一个合作社》中的这句话则改成:“由此看来,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
毛泽东的这篇短文,于1958年6月1日发表在《红旗》杂志创刊号上,同日《人民日报》转载,立即在全国传诵,推动了“大跃进”高潮的到来。
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17日至30日,政治局扩大会议),把1958年的钢产量指标提到1070万吨,比1957年增加一倍;1959年则要求达到2700万吨,争取3000万吨。这些指标写进了会议决定和公报。胡乔木是这两个文件的起草者。北戴河会议后,“大跃进”发展到狂热境地。胡乔木作为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政治局秘书,自然不可能置之度外,势必也投入了“大跃进”的洪流之中。
关于“大跃进”,邓小平在1980年4月间总结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 胡乔木自然也不例外。
1991年8月,胡乔木在谈写作《回忆毛泽东》一书的设想时曾对为什么提出“大跃进”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认为,一是毛泽东觉得1957年反右派斗争胜利了,群众发动起来了,群众中蕴藏着很大的积极性;一是毛主席对1957年国际上各国共产党开的莫斯科会议非常满意,加上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确实感到胜利在我们一边,提出东风压倒西风,超英赶美。特别是他相信中国党领导经济建设,能够有更快的发展。这些都为“大跃进”的提出打下基础。1958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乘风破浪》,其中就有鼓起干劲、力争上游的话。后来他接受了一位民主人士的建议,将“鼓起”改为“鼓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法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有这些内外因素,毛主席觉得可以探索一种更高的发展速度。把群众发动起来,而且是全国发动起来,生产一定会大跃进。人们在胜利面前常常容易冲昏头脑。胡乔木这样来总结一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经验教训,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