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两湖死鱼“顽疾”如何治愈? 将实施城区水系沟通工程

02.07.2014  12:05

  6月29日早上,几名晨练的市民行走在九江市区甘棠湖和南门湖中间的李公堤上,一阵腥臭味扑面而来,市民们纷纷皱起了眉头,掩住了鼻子。

  九江古城,秀在两湖。昔日的甘棠湖和南门湖,碧波荡漾,朝晖夕阴,庐山倒影,景色优美。又有烟水亭、思贤桥等名胜古迹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素来有着九江的“西湖”之美称,自古以来就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近年来,每到夏天,湖面就大面积漂浮死鱼,恶臭熏人,一个夏天能捞起来几十万斤。九江的“西湖”到底怎么了?如何才能恢复“她”温柔甜美的本来面目?

工作人员在打捞死鱼

   两湖“患病”

   每年夏天捞起死鱼几十万斤

  记者花了两个小时,环绕甘棠湖和南门湖走了一圈,站在任何一个位置向湖面望去,都是死鱼身影入眼帘,腥臭之味扑鼻来。尤其是在夕照亭、天花宫、荷花池等角落水域,蓝藻的面积更大、湖水的颜色更暗、死鱼的数量更多。据了解,死鱼现象开始于2010年,此后每年夏天都要至少从湖里捞起二三十万斤死鱼,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也令承包水面的养殖户遭受巨大损失。

  经检测,甘棠湖和南门湖水中氨氮、磷等都严重超标。“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向湖中撒二氧化氯等药物进行除菌杀毒,同时不停打捞死鱼,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夏天!”工作人员说。

  其实,就在20多年前,甘棠湖和南门湖的水还能游泳,而现在,别说游泳,夏天的时候就连从湖边走过,都会被腥臭味“熏陶”。两湖日益严重的死鱼“顽疾”,每到夏季都会引发一场两湖该如何治理的大讨论。

  6月29日7时,记者来到甘棠湖西面的甘棠公园门口位置,晨风拂面,带来的不是清爽,而是令人作呕的腥臭。放眼望去,但见宽阔的湖面上,星星点点。肚皮朝天的死鱼,随波逐浪,漂到岸边,腐烂发胀,叮满苍蝇。在甘棠湖东北角的夕照亭位置,水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蓝藻,暗绿色的水中,漂浮着十几条死鱼,其中最大的一条约有六七斤重。烟水亭广场、湖滨公园和李公堤历来是市民锻炼和休闲的主要场所,但现在只有百来人在活动,往日熙熙攘攘的场面不见了。“这么臭,谁受得了,沿湖走一圈,回到家身上都是腥的!”一名掩鼻而过的市民无奈地对记者说。

  在南门湖同文中学位置,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划船打捞死鱼,船上已经装了满满7桶。“从6月中旬开始,我们每天天一亮就开始下湖打捞,每天捞起的死鱼少则一两千斤, 多则五六千斤。如果不把死鱼及时捞起来,湖面会漂浮得更多!”

   污染原因

   失去活水源头和出水通道

  短短20多年,两湖为什么污染如此严重呢?九江市园林部门回复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湖周边的居民成倍增长,而与之相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老城区没有彻底进行雨污分流,每逢大雨,污水就随着雨水一起大量灌入两湖,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历史上,两湖与长江和庐山来水是相通的,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庐山来水被截断,两湖与长江以及九江郊区八里湖相通的龙开河水道也于上世纪末被填埋,失去了活水源头和出水通道的两湖污染日益严重。加之夏季气温升高,水体溶解氧降低,从而造成近年来出现的鱼类缺氧和细菌感染后死亡现象。

  为缓解污染,今年初,九江市园林部门向两湖中投放了大量蓝藻“克星”花鲢、白鲢以及螺蛳、河蚌等“清污高手”。

   活水“救治”

   沟通六大湖泊让水活起来

  事实上,甘棠湖和南门湖的污染问题,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三次投入巨资治理。但市民看到的,只是两湖中的死鱼越来越多。

  “水不连通就没有灵气,流淌的水才具有生命力。”九江市政协在一份《关于我市城区大水系及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中这样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两湖污染问题,就应沟通九江各大水系,让九江之水“活起来”。6月29日,记者了解到,九江城区大水系及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即“活水工程”已得到水利部的肯定和立项支持,两湖第四次大治理即将拉开序幕。

  根据《九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报告》的规划,拟在九江市东郊的白水湖与市区南门湖之间埋设管道连通;将九江市西郊八里湖的水通过向阳西堤闸放水进入龙开故道,把八里湖的水引进来;在八里湖与赛城湖之间建一个控制闸,当赛城湖水位高时,放水进入八里湖;在赛城湖与赤湖之间从瑞昌市的安定湖新开一条河连接,这样一来,九江市六大湖泊就基本可以形成流动的循环活水。如此一来,困扰甘棠湖和南门湖多年的污染问题,就有望得到较好治理。

  ■信息日报记者曹诚平文/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