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领衔强化改革小组执行力 制度保障顶层设计
中新网12月3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境外华文媒体分析指出,由总书记担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不仅展现其“一肩扛”的魄力,还保证了该领导小组具有的权威性,以此来强化改革小组执行力、冲破部门利益格局,保证改革的最大胜算。
习近平担重责 台媒称展现“一肩扛”的魄力
台湾《旺报》31日刊载《深化改革习亲上火线任组长》一文,文章指,习近平亲上火线,显示北京高度重视深化改革小组的职能与作为,将更能放手革新,寻求突破。
文章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各项改革中,尽管经济相关改革占大篇幅,但有关整饬党风和政风的改革也是重点,并和经改相辅相成。据此,改革整体设计由党的最高领导人掌舵合乎权力逻辑。
该报文章还说,如今习近平扛下“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重责,试图以一条鞭的架构主导整体改革内容,展现“一肩扛”的魄力。预期在习麾下,改革将触及更深层的制度和结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说,中国接下来要展开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层面,也涉及政治、国防、文化等等,因此改革领导小组只能是习近平亲自领导。
分析指出,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习近平任组长,显示他愿意承担所有责任,同时表明他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人。
郑永年说:“任何一个政治制度,政治责任是最最重要的……没人承担责任的话,那你的政治制度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香港《商报》文章指,此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披露,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此次决定由习近平亲任该领导小组组长,令到改革决策层级更高、协调面更宽、更具权威性。“此外,总书记担当小组长能加大改革小组的执行力。执行力首先反映在决心方面,总书记当组长反映了此次改革的决心在现有条件下已经达到了顶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王占阳说。
保证改革机构权威性 真刀真枪动起来
台湾“中央社”刊文指出,习近平一上任,他就推出以改作风为核心的“习八条”(即八项规定——编辑注),而且认真执行,开出了他执政的第一枪。在“习八条”基础上,中共中央一年来动手肃贪,高喊“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口号,新一届的中共中纪委更四处动手,将不少涉及金钱、情色的党政高官绳之以法。若将“肃贪”视为除弊,“改革”则是习近平视为兴利的手段。
台湾《联合报》指出,由总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说明由最高领导人领头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沟通整合各部门,全力推动各项改革。
香港《商报》31日文章援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观点表示,设立全面改革领导小组的目的有两点。一是此机构的成立考虑到了全局性、宏观性、战略性,其改革范围既包括了经济方面,还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领导,六位一体。在目前全面深化改革达到关键点时,设置这个机构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是考虑了冲破部门利益。这个机构是由中央政治局与中央常委领导的,跨越党政军,不隶属于任何部门,所以它能摆脱部门的束缚。他表示,这个改革领导小组是高层跨部门的机构,有最高层的重视,各方面的力量才能组织好整合好,这个改革机构才真正能发挥其权威性的作用。
香港《经济日报》31日社论指,由总书记担改革大旗,能在现实上有利他凝聚更大政治能量,形成由上而下的重大改革动能,改革才较有胜算。
该报另一篇文章指,事实上,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中,对于成立“深改组”的决定是放到了“党建”的内容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可见中央成立“深改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证政令畅通,依靠中央权威度过改革最艰难的深水区。
香港大公网31日刊载观察文章指,从现实情况看,过去十几年里屡屡出现改革企图因“议而难决、决而难行、行而难破”,“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描述就形象地反映了改革政策的 “肠梗阻”问题。
可以说,习近平的那句“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已经较好地交代了此项措施出台的现实背景。通过建立一个由中央直接领导的改革领导小组来进行全面统筹,无疑将改革决策层的地位做了实质性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顶层设计、顶层推进、顶层监督,今后有了体制性保障。
文章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重新确立改革专门机构,并且设立在中央最高层,它向各方释放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中国之深化改革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将真刀真枪地动起来,这显然正是民众多年呼吁和期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