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感情做馅儿岂不更好?

02.06.2015  14:46

  拜读肖复兴评电视剧《于无声处》的文章:《爱情这张皮包不住国安的馅》(见5月29日《新京报》C02版),对肖老师一向敬重,对其评论,平日亦不敢妄言。此次观《于无声处》,34集分毫不落,自认算得走心,观此评,诸多观点实难苟同,望与肖老师商榷。

  文章对该剧之“”,大致归两层:其一,是否该谈爱情?其二对“”的探讨,囊括剧情细节、逻辑乃至角色呈现。

  从事实细节说起,剧情逻辑问题、人物瑕疵,的确存在,偶有剧情存在错漏无可否认,幸而无关核心原则。而肖老师所指之不合逻辑,多处恐为误判。如质疑:“冯书雅的电脑里有国家秘密,却偏偏放在家中,还明示不让别人开,否则就会和外网相连,泄露秘密。那么,冯书雅自己就也不开吗?难道不一样泄露秘密?

  反复观剧,不见任何信息切实证明冯书雅电脑中存有国家机密,甚至画外音作出解释:冯作为高层人员,禁将涉密资料带回,是最基本的保密规定,此电脑并无机密可言。事实上,“电脑可能涉密”只是对其“间谍儿媳”茹珂的有效信息,在潜伏状态下,窃取情报是其终极目标,这台电脑给人物行动以动机。剧中设置冯书雅电脑为家规禁区,相信也是为了案件在生活中展开,通过细节拷问人性:禁入冯书雅房间是家规,此处恰形成家规禁区与情报诱惑的冲突——不同利益下,欲望与阻碍的矛盾外化。肖老师“不合逻辑”之叹实为误会,相反,细节设计甚至包含对人物内心和矛盾对抗的通盘考虑。

  国安工作方式太简单和单一?从所查资料和此前相关新闻看来,隐秘和日常化反倒是真实。若非此剧和相关资料的查找,我也如肖老师一般,习惯了影视作品中间谍、国安都带着标签化特征,相信多数人亦然。真实往往是反常识的,这样对刻板印象的颠覆,若能改写以往偏颇的认知,不也正是此剧的意义?而整部剧从八十年代风刮到30年后的时下生活,并无跳脱感,已属难得。不基于丰富生活经验何以打磨出如此的真实质感,肖老师对于整体真实性的质疑许是基于太多偏差误会。至于细节之失,编剧亦为凡人,美玉微瑕。

  第二层,爱情是否让剧流于浅薄?肖老师言:“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很好而且必要的展现。但是,要问的是,一部长达几十集的表现国安崭新题材的电视剧,只能走这样一条爱情老路吗?

  既然肖老师承认这是一种好而必要的展现,“必要”似乎已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那是否因国安反谍题材故不该谈感情?从与反谍剧最为相似的谍战题材来看,几乎所有谍战题材,包括被视为圭臬的《潜伏》,从剧作法层面分析,都是爱情戏——剔除旁枝,剧情线的取舍走向,皆是随余则成的感情线延伸,并非试图在题材与爱情间分出高下。一部作品是否算得佳作,在元素选择上并无金科玉律。

  又或者“国安”剧因题材新不该碰“谈爱情”的旧套路?其一,爱情包括人性情感等普世话题,往往与诸多因素难以分割,更难以避免,刻意回避反倒失了情感表达的顺畅。其二,在此次国安题材中,爱情得到了不同的演绎。

  国安人的爱情,有着作为人的层面的情感共通,更有着因国安特殊性而产生不一样的内心状态,其中的挣扎撕裂,内心状态的丰满,正成为这部剧人物塑造和表现的一大亮点,肖老师对剧中戏剧性的评价:“缺少戏剧内在的张力,更缺乏人物内心的尖锐冲突。”个人认为:人性层面的博弈,人内在的撕裂与冲撞,呈现已极具张力。马东因身份所限,在与冯书雅的爱情中内心煎熬;陈其乾一步步踏入间谍阴谋的泥淖中难以回头,在爱情、底线等人性层面呈现上更为丰富。

  其实上述厚度表现都与情感密不可分,整个故事可以梳理为:因为一起案件产生感情,跨越三十年,涉及两代人,两个国家。马东因为一重身份产生挣扎选择;陈其乾因为一次次选择陷入人性漩涡;冯书雅在阴谋与爱情中心徘徊,在危机中茫然。因为感情,人物拧成一团;因为感情,每个人不再只与自己关联,内心的起伏挣扎都更为复杂,层次丰富。的确,每部作品都有千万种演绎方式,没人规定必须要走“爱情这条老路”,但既然爱情如此适合此故事的呈现,爱情线与案件线并行不悖,成为推动情节甚至表现内心及人性层面的重要链条,老路何妨?

  而肖老师该文观点:“爱情的皮包不住国安的馅。”究竟孰表孰里,鄙人之见:任何皮在人情、人性、情感、欲望这类似原生态的内在表达下都会包裹无力。倒是在题材之下人性、情感等内核,应打破呈现形式的外壳,喷薄而出。人性、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当馅儿,岂不正好?

  个人愚见,不到之处,祈盼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