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头版头条】江西智慧交通发展有大脑有温度

21.12.2017  19:18

整合信息平台资源   提供高效贴心服务 
江西智慧交通发展有大脑有温度

(2017/12/19 《中国交通报》)

本报记者 黄金 驻江西首席记者 练崇田

从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镇上空俯瞰,一条色彩斑斓、蜿蜒曲折的公路与周围翠柏红枫融为一体,让人陶醉。12月4日,作为江西首条智慧旅游公路,省店公路及蛟万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除了“高颜值”的路面和“绿色廊道”,该公路还设有弯道车辆监测预警、道路结冰预警及自动除冰等功能,让人们真正享受到智慧交通带来的便利。

“‘十三五’期,江西将不断抢抓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力打造智慧绿色交通,重点推进整合现有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构建‘一个中心、三大平台’,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行业高效管理。”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爱和说。

建成“互联网+交通”信息化体系

现在只要看看外面的提示屏,就能知道前方堵不堵车。”私家车车主陈世杰行驶在宁都至定南高速公路时,亲身体会到这条智慧高速公路的神奇之处。

9月23日,江西省首条智慧高速公路宁定高速公路建成试运营。高速公路沿线枢纽分布着交调站,可以对车流情况进行监测;重点路段的隧道、高边坡等位置布设了监测系统,能准确监测安全运行情况;运用北斗卫星技术,整合报警手机定位、路况预判等功能,实现快速处置交通事故……

这一切,都源于智慧交通的“大脑”——“互联网+交通”信息化管理体系。目前,江西已建成覆盖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的“一张网、一张图、‘一站式’平台”框架,可实现全省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重点路段、特大桥梁及长大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可视、可测、可控”,高速公路重要路段实时监测覆盖率达80%以上。

今年11月,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实施方案(2017—2020年)》,预计到2020年,初步形成交通出行大数据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省公众出行服务中心。下一步,江西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不断探索“互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和科学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智慧交通服务多点开花

让大数据为人民服务,是江西智慧交通追求的目标。2014年1月,江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实现公路、水路、道路运输等行业的服务监督、投诉举报、咨询服务等业务“一号通”;公交“一卡通”跨市域得到更广泛应用,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覆盖率达到100%;通过“赣通宝”App可实现足不出户享受充值、互联网OBU购买等便捷服务。

未来,司机通过收费站口时可实现无现金手机直接安全支付。”江西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主任雷茂锦告诉记者,当前,江西省内大多数高速公路收费站正在安装手机支付设备,部分收费站已试点开通了手机微信支付业务。为提升ETC用户的异地通过率,江西还在打造标准化ETC车道,力争到2020年实现高速公路主要收费模式逐步从有人向无人、现金向非现金转变。

截至11月底,江西省累计建成收费站335个,ETC专用车道736条,服务网点超过1000个,自助充值终端112台,手机空中充值平台已正式上线;发展ETC用户约170万户。非现金支付率约为33%,客车ETC使用率约为34%,“井喷式”增长是智慧交通建设“江西速度”的生动体现。

当前,江西省正在探索人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公路新模式,实现人车路协同感知和控制的有机整体,为出行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空中云服务充值、VR实景导航、高速公路WiFi……不久的将来,清晨漫步潘阳湖赏朝阳美景,傍晚留宿景德镇感受瓷都文化,朝夕之间,均可体验“智慧交通”提供的高效、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