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造“童星”无异拔苗助长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祖国的花朵们,过得快乐吗?想必其中一部分孩子,正被父母驱赶在当“童星”的路上。昨日据新华社报道,随着《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节目的热播,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不少家长倾尽精力、物力、财力,将自己的孩子送进“童星培训班”。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戏或出一本专辑,竟不惜花费数十万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良好愿望,无可厚非。可一看到明星亲子节目,就想把自家孩子培养成童星,这便似于东施效颦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成名成星者,在我们人群中,所占比例历来很小,属于凤毛麟角之类,不像小汽车一样,通过努力可普及到家庭。
如果真像那些“童星加工厂”所说的,可以将送来的孩子都包装、培养成童星,则“繁星”密布的大街小巷,三五步就能碰到一个“童星”,那谁又能让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记住其人其名?满街都是小汽车,虽致交通拥堵,但好歹它们都由铁变成了车;而若满街都是“童星”,每一颗都极尽能事博人眼球,那又有多少眼球可供吸引、有多少童星能修成正果呢?
可见,成名成星这档事,与一般所说的“成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成才就如造车,只要是块铁,经过努力,造出车来是迟早的事;成为文艺之“星”则大不同,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受环境、条件、天赋、机遇等多方面影响,成功者只能是极少数。把孩子送进“童星加工厂”,甚至不惜花几十万元去包装、造势,违背了教育和艺术发展的规律,无异于拔苗助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抱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就如俗话所说的“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退一万步说,即便通过砸钱能提高孩子知名度,将其包装成“童星”,也恐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因为这样的“造星”过程,本身已浸染浓烈的名利色彩,脱离了循序渐进的成才规律。恰如西瓜未熟,而短视瓜农为卖个好价钱,急不可耐地注射催熟剂,看上去瓤是红了,一口咬下去却寡淡无味,白白浪费了一个好瓜。现实中,如此形熟而实不熟的“童星”并不少见,他们身处娱乐圈的蒸笼之中,经过名利这种“硫磺”熏染后,其言行举止就像一个小大人,全然失去了应有的童趣与童态。据报道,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观众们一味地呼唤参演的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在一起”,结果在某次发布会上,该男孩竟直接喊女孩为“老婆”,实在令人汗颜!
再退一步,即使“童星加工厂”确能捞到机会造出星来,且其手段也与催熟无关,那么,所造之星能维持多久的亮度,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演艺圈中,每年涌出的新人有如过江之鲫,没有两把真刷子而想成为常青树,恐怕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就说十几年前红透大江南北的那一批童星,如今还活跃在舞台一线的有几人?信奉“出名要趁早”固然没错,但若为了一个“早”字而剑走偏锋,让孩子放弃正常的学业,成才风险未免太大了。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不止是造“童星”,其他拔苗助长的方式还有很多,这折射了部分家长心境的浮躁。“六一”来临,愿节日成为一个反思的契机,愿家长们将孩子从功利这架战车上松绑并扶下来,还给他们快乐的童年,让他们自由自在健康地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