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幼儿园应提前增加

05.03.2014  16:32

  2014年,“单独两孩”在中国成为现实,预计会有20多个省份在年内出台落地政策。作为连续7年关注呼吁这一话题的业界权威,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

  千呼万唤始出来,“单独两孩”政策落地后会不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乃至不适?作为人口大省的四川,怎样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未来,挖掘出新的优势?蔡昉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劳动力人口比例将继续下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号”上,四川必须以改革红利代替人口红利。

   应增加相关配套

  “中国应该慢慢放开生二胎。”早在2008年全国两会上,蔡昉的这番表态与呼吁就引起了广泛关注。6年后,“单独两孩”政策落地终于写入了中国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将改变亿万中国家庭的结构。

  此时此刻,蔡昉却悄然“退隐”。作为驻江苏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没有公开手机号码,甚至将自己的房间号也从公示表中涂黑了。他欣慰地一声慨叹:每年都说的这个话题,今后也将告一段落。

  单独两孩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蔡昉表示,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在全国的“单独两孩”生育数量或将排名靠前,但是这并不代表会出现猛烈的生育高峰。一些公众担心的“单独两孩”政策执行难题,均可通过提高配套公共服务质量解决。为防止新生育人口集中,导致的妇儿床位紧张、幼儿园入园难的问题,四川应该未雨绸缪,增加对这些公共设施的配置和投入。

   人口红利消失

  “即使开放了‘单独两孩’,劳动力人口仍然将下降。”蔡昉说,全国的人口红利在2010年的时候已经消失了,四川虽可以延续到2020年,但是人口红利终将消失。未来人口数量少,人口结构失调,才是中国发展的大障碍。

  不过,蔡昉仍然乐观。他说这个增长速度是可以接受的。放缓速度,增加质量,这样的经济增长率更有好处。

   改革红利成新动力

  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人口红利消失后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哪儿?对此,蔡昉认为,四川应转向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取代人口红利。

  蔡昉表示,只有通过改革获得制度红利,即通过改革创造更好的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的制度条件,才能达到提高“潜在增长率”的目的。四川不能单纯依靠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他建议,进一步加强结构改革,关注供给因素,提高“潜在增长率”,即通过改革获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记者王丹)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