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现唐代人握手 古代同辈人见面行拱手礼

01.06.2015  15:35

  1793年,一个闷热的午后,82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小憩。这时,官员送来了英国的礼物。之前,乾隆接到沿海商人代禀的英国使团信件,其中说到,皇帝大寿时未及来贺,今特遣使节前来进贡。乾隆允准使节马嘎尔尼等来京觐见,并命令沿海官员妥善接待。

  马嘎尔尼一路受到中国各级官员的礼貌接待,对中国人的“彬彬有礼”大为赞赏。然而,就在面见乾隆的前夕,双方就朝见礼节进行商讨时,中国官员要求马嘎尔尼等向乾隆行三拜九叩大礼,而英国使团坚持要行面见本国国王时的单膝跪拜吻手礼。双方争执得很厉害,马嘎尔尼甚至以不见乾隆相威胁。

  经过激烈交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英国使团官员以单膝跪拜礼见皇帝。尽管最后乾隆对此表示了宽容,但也认为西方蛮夷,不懂礼数。既然礼数不全,其他皆免谈。

  当然了,平级官员和平辈人之间,打拱作揖之礼比较常见。但是,这比起鞠躬和握手来,又显得繁琐了。

  晚清社会从跪拜礼向鞠躬握手之礼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人格基本平等为主旨的西式的鞠躬和握手,作为正式礼仪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是从清代开始的,但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作为正式礼仪在中国流行。

  所以,当《神探狄仁杰》中出现两人见面握手问好的镜头,不禁让人有些错愕。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即使是在晚清,“”也是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不守礼法,说小了,说这人没规矩、不懂礼数,被人瞧不起,往大了说,可是会被杀头的。

  古人等级制度森严,相见时,按长幼之序和官职大小行礼。按照会面者的地位,见面礼仪从低到高分别为:揖、长揖、拱、拜、拜手、再拜、顿首、稽首。

  西方人喜欢肉体亲近,什么握手、碰鼻、贴面、拥抱,这在我们的老祖宗看来,是不成体统。我们的老祖宗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而这种敬意,讲究以人和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来表现。现代很多礼学专家认为,讲求距离的文化,既典雅,也比较卫生。所以,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记得看过一则小故事,葛优说,他曾有幸和马龙白兰度就餐,当时这位国际巨星一见面,就先行了个拱手礼。

  拱手礼已经存在了两三千年。从西周时起,同辈人见面、交往时就开始使用。《论语》中有语云:“子路拱而立。”这儿的拱,就是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下次见面,我们就别握手了。大夏天的,都是咸湿手。不如互相拱拱手,互相道一声:“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