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百亿投入公租房 住房困难家庭有房住又省钱
“最近买小香水瓶的人多,再给上点儿货吧。”住在燕保·青秀家园10楼的居民小程给供应商打电话:“春节前还得多上几种宽花边,还有十字绣。”这间只有10平方米多一点的“客厅”中,已经摞起不少簇新的纸箱。电脑突然“叮”地发出了提示音,小程忙扑到电脑前,在弹出对话框中写上了一句:“亲,您打算买点什么?”
2014年1月1日,是小程和妈妈在公租房中过的第一个元旦。2006年前后,老平房拆迁得了几十万元,小程妈妈想着给闺女攒点儿嫁妆,没舍得掏钱买房。没想到,过了几年想买房子的时候,房价已经超过了预算。多亏还有公租房。去年入住青秀家园这间“F”型的小套间之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的小程开网店卖起了手工饰品。
“去年,我们在南二环租的房子租金都涨到4000多元了,现在申请公租房还有补贴,一个月只要交800元出头。几个月省下的租金,就是我创业的本钱。”几个月下来渐有盈余,小程的脸上也多了一丝沉稳和骄傲。
这一套房,只是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大账本上的7.87万分之一。按照“十二五”期间建设、收购15万套公租房和10万套安置房的任务目标,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已完成收购项目61个、自建项目15个,收购、自建房屋总计78700余套。
支撑着小程能够省下钱做起小买卖的,是全市向住房保障体系中投入的千亿元资金。仅近几年才启动的公租房建设,就已经获得了数百亿元的资本投入。
为了让更多像小程一样的被保障家庭省下房租,用积累下的“第一桶金”换取更好的生活,2011年6月,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挂牌。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保障房资金池中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兼顾建设、收购和管理。
去年年初,在确定申请京原家园公租房之前,门头沟区居民小杨带着媳妇小宋在海淀、石景山、丰台的公租房项目中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小杨发现,这些项目长得都“有点儿像”。
“像就对了,这些项目是按照商品房的标准统一建设的,即使是收购项目,也会与开发企业提前协调要求配套相同的公共设施。”市公租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本市新建保障房项目中,排水、燃气、垃圾中转站、商业网点、学校、幼儿园等便民设施的规划设计都在同步实施。房间内部也从便捷、耐用角度出发,达到了拎包入住的条件。
自成立以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共完成12000套公租房配租任务,项目分布海淀、石景山、朝阳、丰台、通州等区。这些项目,有些还为被保障家庭中的无业人员,提供了一份稳定工作。
“以前家里离不了人,我也没法出去找工作,现在孩子往公租房幼儿园一送,我就能上班多挣一份儿钱。”在家带孩子3年的小宋,如今在社区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说话间很是兴奋。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通过保障房私募债、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银信产品等方式,累计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批复259.69亿元,累计实现到位资金233.56亿元。该中心及下属公司累计完成投资373.09亿元,支持其他保障房建设主体170.91亿元,共计解决了全市14.6万套保障房的资金需求,特别是7.3万套公租房的资金问题。
代表说变化
金焱:
确保保障房各环节公平
“给公租房住户一个创业期,让他积累点儿财富,从穷变富是挺好的事儿。青年创业应该给他更长时间。”在丰台团发言时,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总经理金焱代表对小程的创业心情颇有感受。
这家由市级投资建设的保障房建设投资管理平台,将在“十二五”末建设、收购并运营本市50%左右的公租房项目。两年来的试水项目显示,只要项目入住率达到95%,就能实现项目上的收支持平,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金焱建议,无论是从住房保障体系,还是从单个项目持续运营来说,本市应该考虑的公租房保障核心问题,就是住房保障对象扩大。除了廉租房、经适房、两限房“三房”轮候家庭之外,应该考虑实际,让新就业人口、进京的人才等需要住房的人也能入住公租房。他带到人代会上的建议只有一条,就是建议推动住房保障立法,确保分配、使用、退出制度公平。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