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六国分歧难以化解 谈判时间延长

02.04.2015  14:26

  由于分歧难以化解,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未能按照原定计划在3月31日期限前达成一项框架协议。根据媒体披露的消息,目前,谈判各方在一些具体细节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包括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伊朗核计划,如何取消对伊朗的制裁等。但各方并没有放弃最后的努力,伊核问题六国和伊朗4月1日在瑞士洛桑继续进行谈判。

  与会各方说法不一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玛丽·哈尔夫说,尽管依然存在“多个困难的问题”需要解决,但由于已经取得“足够的进展”,谈判将在3月31日午夜这一期限过后延长。

  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的办公室说,法比尤斯在4月1日凌晨离开洛桑,返回巴黎参加内阁会议,但“在需要时,会立即返回”。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4月1日凌晨在洛桑对记者表示,在商讨伊核问题框架方案上,各方已经取得突破。

  俄罗斯新闻社援引拉夫罗夫的话报道,“可以相对肯定地说,我们在部长级层面已经就最终解决方案的所有关键方面达成原则性协议”。

  伊朗外长贾瓦德·扎里夫对记者说:“我们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我们需要休息,很早起来再次谈判。我希望我们能在周三(4月1日)完成谈判,希望可以开始起草(最终方案)。

  然而,俄罗斯和伊朗两国外长相对积极的表态,遭到美国方面的否认。美国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各方尚未就所有关键问题达成协议。

  此外,美国白宫3月31日说,美国总统贝奥巴马当天与他的国家安全小组举行视频会议,听取伊核谈判的最新进展。

  临时休会后恢复谈判

  3月31日是各方原先设定的达成框架性协议的最后期限。六国与伊朗自3月26日恢复谈判以来,进行了多场双边和多边磋商。尤其是28日后各国外长的陆续加入,更是为谈判注入更多动力。

  参与谈判的外交人士告诉记者,3月31日晚各方曾初步商定以“共同声明”而不是“框架协议”的形式梳理已经取得的成果,但因为在临近午夜时谈判又取得了进展,各方决定继续这一谈判,以便抓住机遇,尽快达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框架性成果,为后续技术性细节谈判扫清主要障碍。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各方决定临时休会,并在早上6点半恢复谈判。

  由于谈判进展不如预期的顺利,美国国务卿克里曾宣布改变原定于3月30日的活动安排,继续留在洛桑参加会谈。29日抵达洛桑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虽然一度离开会谈返回莫斯科,但在会谈出现突破迹象后,又于31日最后期限前返回洛桑。

  □猜测

  各方或模糊细节以便达成协议

  伊核问题已经谈了多年,一路走走停停。2013年11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即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阶段性协议,伊方同意暂停部分核计划以换取解除部分所受制裁。

  各方原本希望去年11月达成全面解决方案,但是没有成功,继而把谈判期限延长至今年6月底,但要在3月31日前拿出一个框架方案。

  根据媒体披露的消息,目前,谈判各方在一些具体细节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包括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伊朗核计划,如何取消对伊朗的制裁等。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即便各方在3月31日期限过后,仍未达成一项框架协议,也并不意味着谈判破裂。在程序上,谈判依然可以继续进行。

  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各方此次未能取得进展,将为后续谈判增添变数,比如奥巴马的政治对手、美国共和党可能借机寻求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

  有猜测称,谈判各方可能会模糊处理一些敏感的细节问题,以便达成框架协议,为后续谈判铺路。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