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体育 不清华——健身气功走进清华大学

18.11.2015  11:22

  25岁的周来是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博士生,学习及学生工作出色的他曾在2014年获得马约翰奖。喜欢看武侠电影,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最喜欢杨过的周来是校武术队的成员。“习练武术和健身气功,既能健身、防身,还能修身养性。在享受和不断修炼武术、健身气功的过程中,不仅身心舒畅,还能收获激情、活力。我将这份激情和活力带到了科研中。”周来分享着自己的习练心得。

  “到了清华以后学习特别紧张,每天像车轮一样不停地转。”20岁的喻宁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平日里学习压力大,习练武术和健身气功成为他解压释放、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喻宁高中时十分喜欢武术,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练得特别猛”。考入了清华大学之后,喻宁主动找到武术队,想要成为武术队的一份子。大一那年他看到了师哥师姐们的健身气功表演,健身气功独有的韵味吸引了他,如今他已是全国健身气功比赛的冠军。

  清华有着学练气功的传统。上世纪50年代时,清华大学就在设置的“体疗班”上教授八段锦,一周一次课。1997年前后,学校开设了导引养生相关课程。到了2008年前后,清华大学就在课外活动中设置健身气功内容,为全校学生提供了解健身气功的机会。如今健身气功已成为校武术队训练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些非武术专项出身的队员们多次参加全国、北京市的健身气功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武术队的老师是清华大学副教授王玉林,她是健身气功专家,也是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的创编人之一。能将健身气功带给孩子们,王玉林觉得很开心。在王玉林看来,这14名队员不是武术专项的队员,部分队员因为兴趣爱好在儿时接触过武术,但队员们的悟性很高,很聪明,理解能力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等,都是王玉林看重健身气功所能带给学生们的。

  队员们不仅自己从习练健身气功中受益,他们还将健身气功推广普及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周来研究生期间同寝室的另外三名室友便是他的推广对象,他还曾带着大一的新生们习练健身气功。喻宁去年在美国做交换生时,曾表演过身气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喻宁说,武术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很多师哥师姐都是我的榜样,我要像师哥师姐一样,将武术和健身气功传承下去。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也十分支持健身气功在学校的开展。他告诉记者,清华秉承“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育人理念,而学生们也喊出了“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足见体育在清华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习练武术、健身气功让学生们在强身健体之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能受到武德文化等方面的熏陶,提升品德修养。我们希望未来能开设更多的体育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健身选择,健身气功也有可能成为选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