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眼镜产业:上下给力方能看得更远
7月,一纸《深圳市推进眼镜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方案(2014—2016年)》,让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自上而下如坐针毡。8月17日,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万国辉忧虑地对记者说:“未来3年,深圳将拿出至少1亿元,支持眼镜产业转型升级。如此一来,无产业链、无区位优势的余江,差距或将越拉越大。”
浙江温州、福建厦门、江苏丹阳、广东深圳与余江并称为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眼镜产业是余江的第一产业,但由于诸多因素,发展过程中逐渐落后。厦门、丹阳、温州的眼镜产业已得到省级层面的关注,此时,深圳又打出一张“王牌”,让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的危机感更深一层。
机遇与掣肘
当下,乌克兰的局势让余江的眼镜企业在该国销售业绩直线下滑,江西亨通眼镜制造有限公司设在乌克兰的子公司——商待列利公司几近停业。余江眼镜产业走的是“外向经济”:余江在外销售眼镜的队伍达5万多人,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贸易网点有310多个,辐射近3000座城市。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邹付水研究方向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因为是余江人,对余江眼镜产业发展脉络也有过研究。他说:“余江眼镜商人选择行商地点颇有讲究,一般以边远省份为目标,多以东北三省,新疆、内蒙古为创业据点,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南方人对北方水土不服,这意味着有极大的商机,再以此为跳板,开拓国际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到外地从事眼镜零售的商人回归余江创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已具备规模较大、集聚度较高的特点,成为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
不过,近年来经营成本上升、海外市场萎缩以及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靠加工制造赚取微薄加工利润的眼镜制造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眼镜产业具有鲜明的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特点。”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管委会书记简华锋称,此前,余江眼镜产业以外贸为主,经济景气时给眼镜生产、销售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2008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订单减少,不少企业生存陷入困境。这也说明,依靠“外向经济”也成了眼镜企业发展的掣肘。
去年,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出口创汇7491万美元,在五大基地中排名最末,不足第4名的江苏丹阳的三分之一。
贴牌与困境
2013年,鹰潭市、余江县成立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管委会,专门服务和管理眼镜产业。
目前,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落户企业超过百家,有亨得利、霸龙、金余、文德等知名品牌,也有“356DAY”“DIVERONA”等“江西省著名商标”,更多的是长期贴牌生产的订单模式,使整个产业链始终在价值链低端徘徊,利润大部分被别人拿走,只赚少得可怜的加工费。
万国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余江眼镜业的加工利润只占10%左右,分摊到一副眼镜上的利润不超过10元,而这些眼镜的终端销售毛利率却能达到500%以上。
2011年,温州市亨得利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将企业总部搬至中童镇,即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前身,并更名为鹰潭亨得利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而在此前10年,该公司就在余江建立了金属冶炼基地。奔波温州、余江两地,该公司董事长任显初对所见所闻感触颇深:“当时钱好赚,余江企业做品牌的动力不强,想做自己品牌的企业就那么一两家,这样一来成了温水煮青蛙,错失了打造品牌的黄金时间。这比温州企业创品牌要晚七八年之久。”
虽然两年前与深圳“PK”,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赢得了全国唯一一家眼镜产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称号,但是万国辉直言不讳:“虽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但是园内无法完整地组装一副太阳镜,因为确少镜片生产企业。”
由此可见,鹰潭(余江)眼镜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也有技术创新改造潜力不足、配套不够完善、产业链单薄、缺乏研发设计能力等问题。诸如此类问题,成为整个鹰潭(余江)眼镜产业的成长之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布局与突破
丹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温州享有“世界四大眼镜生产城市之一”的美誉,深圳是全球中高档品牌眼镜镜架的最大生产基地,全国七成太阳镜厦门造。相比之下,余江显得默默无闻。
余江要实现既定目标——“全国最大眼镜生产基地”,必须寻求突破。眼镜城的出现被视为余江眼镜产业寻求突破的第一步。鹰潭国际眼镜城于2013年6月正式营业,入驻商户、贸易公司300家,物流仓储、研发培训等配套一应俱全。
“以前余江眼镜产业处于接订单生产、制造和代加工的低水平阶段,本地没有眼镜贸易集散中心,束缚了本土企业自创品牌。”万国辉认为:“眼镜城的出现,为余江数量众多的眼镜生产企业创办和推广自主品牌搭建了平台,成为辖区眼镜业态升级的重要载体。”
寻求突破的第二步:开建高端品牌沙龙眼镜会所,规划建设全国唯一的眼镜文化创意园,创意园首创VIP-B2C商业模式,打造体验式电子商务平台,开启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
“眼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就业能力强,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万国辉说:“余江眼镜产业的产值不高,去年产值才12亿多元,得不到省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目前,省里比较关注的是产值达50亿元甚至100亿元以上的产业。要想彻底突破,上升成为‘大产业’,还需要比市、县更高层面的助力。”
江西日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