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能量 借梯登高 看芦溪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年产1.5万吨高压绝缘子的中材江西电瓷电气项目试投产现场,厂里运行着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电瓷生产流水线,这标志着芦溪电瓷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由“芦溪制造”向“芦溪创造”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年间,中建材、华能、中材、中再生等12家央企及上市公司,中华煤气、宏菲物流、高鑫电瓷、家烨汽车等15家外企、科企,大为玻璃、圣霖药业等70余家大型民企,纷至沓来,抱团聚集,扎推芦溪,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关键词:有的放矢·双赢
“我们与芦溪的对接是合作在先,投资在后。”说这话的人叫王耀明。
王耀明是中国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芦溪投资的“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该项目今年3月动工,第一条1.5万吨高压绝缘子生产线10月试投产。项目总投资8亿元,计划三期完成。他说:“这几年总公司与芦溪怡源绝缘子公司一直有业务往来,合作很愉快,与当地政府部门关系融洽。电瓷是芦溪的传统产业,在当地有技术、市场、人力资源、原材料、产业链等优势。因此,总公司决定与怡源公司合股在芦溪投资建新厂。”
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生蛋,是芦溪县决策者立足县情推进新型工业化而实施的有效谋略。这几年,落户芦溪的央企、外企、民企等大多集中在新材料领域,他们与芦溪传统产业电瓷、水泥业对接,采取的都是合作方式,形成的均是混合经济体。如江西日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加盟中国建材江西南方水泥集团公司成为江西芦溪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浙江金利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江西强联电瓷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中国建材集团、中建材集团分别投资的瑞泰科技芦溪新材料有限公司、石膏板材生产公司等,无不与当地的资源、企业有关。
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芦溪电瓷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既是优势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还是最具投资魅力的领域。由于受机制、资金、科研能力等种种因素影响、制约,芦溪电瓷始终摆脱不了“乡镇企业”的影子,总量偏小、后劲不足。要发展,要强大,必须借船出海,必须靠大联强!
央企、外企等合作的深入推进,得益于芦溪经济建设的开放思维。这几年,为了让电瓷走出去,芦溪人伸出合作“橄榄枝”,四处寻找机会。他们跑遍了业内所有知名企业、科研院所,拿出最优质的资源,创造最好的投资环境。政府投入7个多亿元资金建设芦溪工业园区和宣风生物产业园,为大项目和大企业引进打造了载体和平台。而那些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也纷纷放下身段,为企业争取一个光明的前途。
王定敏,原江西日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企业摸爬滚打了30年,视企业如孩子,当自己打拼多年的企业靠上中国建材集团公司这棵大树之后,他忍痛割让自己的全部股份,以一名打工者的身份在企业留任。重组后的企业实行现代公司管理模式和先进管理理念,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速”,员工平均工资大幅增长。这一切,王定敏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由衷地感叹:“对接央企,对企业和地方发展都是‘双赢’!”
“有什么样的项目,就有什么样的增长,与什么样的企业合作,就决定了转型升级进展与水平。”芦溪县委书记欧阳清新感慨地说,这些年,我们通过与央企、外企的深入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加速了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芦溪经济跨越发展。
关键词:投资环境·服务
如果说产业基础、优惠政策是芦溪的外在魅力,那么投资环境和服务就是芦溪的内在魅力。
为确保央企能够尽快落户,芦溪县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优化升级产业配套,提供优质资源,竭力为央企项目服务。实行央企项目建设领导机制,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争取“引进一个,建成一个,建成一个,成效一个”。县、乡两级挂点领导都走上项目建设第一线,推行一线奋战制,发扬“5+2”、“白+黑”精神,坚持白天抓进度、晚上抓调度,做到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遇项目建设工地用工紧张,机关干部便不分日夜,积极投工投劳,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王耀明,这位山东汉子快人快语: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项目在建设中,曾因水管断裂或是水压不够几次停水,“一个电话打过去,县里马上调来洒水车保障供水。我们手机里都有县领导的电话,一有难题无论打给谁,他们都第一时间回应、解决……这样的领导、如此的服务,我们投资者没有理由挑剔。”
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华能安源电厂行政部主任易尚夫。他告诉记者,电厂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涉及周边问题多,但自去年5月开工以来,没有因征地、拆迁、厂房、道路建设、管道铺设等问题影响过工程进度。“这里的群众通情达理,干部办事认真,从上到下都有责任心!”
芦溪县专门成立华能安源电厂项目协调办公室,配备了6名工作人员。作为这个办公室的主任,黄朝华算得上工地最忙碌的“编外人员”。电厂有16个施工单位,各施工单位之间、施工单位与施工材料供应方之间、施工单位与周边村民之间、周边村民与施工材料供应方之间,每天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协调处理。仅仅是为电厂向国家部委办理林业证、国有土地证等,单收集有关材料,与各部、单位协调关系,黄朝华和办公室的人前后就忙碌了3个月……
背靠大树好乘凉。如今,芦溪的电瓷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华能特色产业基地、中材高新特高压电瓷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具雏形;去年,县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重点工业园。
央企、上市公司、外企、科企、民企等在芦溪“开花结果”,为当地“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集聚了巨大能量!
本报记者傅云唐彩萍陈米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