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 上饶解好四道题
记者 龚俊慧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我市有4个国定贫困县:上饶县、横峰县、余干县、鄱阳县。今年7月,省政府批复同意上饶县、横峰县脱贫退出。至8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559019人,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95633人。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贫困人群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找准“病”因
能否阻止因病致贫,关系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贫困人口能否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紧抓不放,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得病”的目标,精准施策、精准推进,使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群众“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明显增强,“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的可及性、可得性进一步提升,“少生病”的愿景逐步显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因病施“药”
“要不是我们贫困户看病能报销,我们可能早就打算放弃治疗了。”上饶县茶亭镇高潭村贫困户余明元的妻子陈小春患有乳腺癌,去年的9次住院治疗共计花费121515.55元,余明元个人实际支付11463元,报销比例达到90.5%。
为了让贫困群众“有病敢看、看得起病”,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兜底“五条保障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就医住院后,按政策要求“四道保障线”落实到位后仍有少数患者自付费用存在10%以上的部分,由县(市、区)政府统筹兜底予以解决。五道保障线最终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医药总费用自付比例不超过10%。
同时,我市还实现了财政全额资助贫困人口免费参保;全面推进重大疾病专项救治工作及实施十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贫困人口在一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免起付线;无需群众“垫资”,在市域内住院就医全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三免四减半”优惠政策;贫困患者优先入住扶贫病房(病床);特殊慢性病门诊封顶线提高,Ⅰ类由1.5万元提高到10万元,Ⅱ类由3000元左右提高到5000元;重病兜底全保障,贫困人口在二级、三级定点医院救治,住院费用个人只负担2%-3%。
今年1-8月,全市贫困人口累计住院总人次33.33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110115.85万元,自付医疗费用9676.49万元,平均自付比例为7.88%。
“药”到“病”除
“县域外就诊报销难”是健康扶贫的“一道坎”。
长期以来,看病报销存在部门各自为政、衔接不畅、群众多跑腿、多印资料、报销时间长等。
为解决报销难问题,我市启动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即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解决群众报销“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全市12个县(市、区)建立了功能最完备、系统最优化、报销最省便的“一站式”结算服务中心,整合部门职能,规范设置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和综合管理等6个服务窗口,完善制度,通过“同一报销软件实现信息共享、同一周转金确保资金共用”为贫困群众提供即时结算服务。市域内治疗贫困患者可在定点医院“一站式”窗口交纳医疗费用的10%即可结算出院,其它报销手续由定点医院到“一站式”中心结算;市域外治疗贫困患者无需多跑,将相关材料直接送至“一站式”中心核算报销,“一站式”中心在规定工作日内将结算后的多渠道费用整合一次性汇入个人账户。
健康扶贫“一站式”服务窗口(中心)整合了卫计、财政、民政、医保等部门和有关保险公司的资源,在专门开发的健康扶贫系统中,“四道保障线”各个报账部门数据系统互联互通,患者出院时自动生成各道保障线承担费用的详细结算清单,并联审批,即时结算。贫困群众少了多个部门来回奔波,各相关部门也少了多头开证明的繁琐。
源头防病
“这前后也就十来分钟,没想到这么快医生就到了。”日前,家住余干县大溪乡邹坊村的贫困户余再伙摸孙子有些发烫的额头,给村里的乡村医生樊孝进打了电话后不久,樊医师就拿着医药箱赶到他家来了。
曾经被视为高端生活方式表现的家庭医生,现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飞”进了每一户贫困人口家中。
我市采取“服务团队+家庭医生+服务平台”服务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优先签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机 APP平台,让家庭医生主动上门服务,有针对性开展跟踪随访、健康体检、服药指导、健康管理、政策宣讲等“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同时,我市还试行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合一”,依托信息化支撑,激活电子健康档案,把到基层医院看病的患者视为“送上门”的公共卫生服务对象,做实做细基本公卫和签约服务。组建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医共体,二级医院专家加入签约平台并将专家号留给基层、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让医生“住”进了百姓心里。现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履约率达百分之百。
目前,全市55.9万贫困人口均免费建立了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百姓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指导获得感不断增强。
此外,全市还新建、改扩建县级健康扶贫、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73609万元,总建筑面积23.12万平方米。投资数十亿元,使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就医环境大大改善,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