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光芒: 被瑞士行家青睐的“钻石”手表

28.05.2014  18:17

钻石牌双历、自动表

  提起上海产的手表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是“上海”牌,作为第一批国产手表,“上海”手表的诞生与发展代表了我国手表工业史的缩影。在“上海”手表已打出名气的1969年,另一款与其有所联系却又不尽相同的手表问世了,这就是机芯采用偏中心结构的“钻石”手表。它以质取胜,堪称国产手表的后起之秀。

  >>>特别策划:城市名片·国民记忆——上海老品牌

  “钻石”商标暗藏玄妙

  “钻石”手表问世虽晚,其生产厂家上海钻石手表厂却历史悠久。时光追溯到1932年,一位名叫顾海珍的棕棚修理者立志创业,东渡日本经商,回国后和他的儿子顾德安一起,引进日本技术工人,在唐山路开办了上海第一家钟厂——德安时钟制造厂。由于生产的双箭牌座钟市场反响很好,钟厂声名渐起,逐步兴旺。

  可是好景不长,1937年淞沪抗战中,钟厂被日军飞机炸毁。顾德安等人翌年重整旗鼓,再次筹集资金并迁移厂址至安远路,成立金声工业社,从28样工具起家,生产双铃、单铃闹钟。

  与座钟相比,闹钟的销路更加广泛。顾德安颇费心思的把“钻石”定为闹钟的商标,一取其质地坚硬、经久耐用之意,二又无政治色彩和年代限制。他在设计图案时,对钻石的大小、反射光芒进行仔细研究,得出结论:钻石在每天上午10:10′25″之前,受太阳光照射后反射的光芒最为灿烂夺目。于是顾德安规定,凡金声工业社造好的闹钟,其时针、分针、秒针都必须一律停在10:10′25″这一时间刻度上。

  别出新意的商标设计使闹钟名声更振,一度远销南洋,受到当地华侨喜爱。1939年7月,工厂再次迁址到长寿路,更名为金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除闹钟外,也生产电钟、挂钟等以适应市场不同需要。

  生产军工秒表 曾用于坦赞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金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呈现了新的气象,工厂历经两次迁址,最后在兰溪路100号落户,厂房面积达3685平方米,设备也屡次增添,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期间更名四次,1954年为金声制钟厂,1966年更名上海秒表厂,后更名上海手表四厂,1986年定名上海钻石手表厂。

  1957年底到1958年初,根据上级决定,当时的金声制钟厂合并张志刚铜作、协丰电镀厂和潘义泰电镀厂三家小厂,加强了人员、设备和技术力量,开始发展新产品。先后试制成功挂表和军工秒表,产品供给海军船舶公司、华东物资局和陆军炮司所属的一些单位,在军工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511型秒表曾供我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管理系统使用。1976年,在全市的行业统筹安排中,上海秒表厂将军工秒表产品全部转给上海第二钟厂,开始专门从事手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