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认真采纳政协建议大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近日,中共兴国县委办公室、兴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大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使兴国县政协和委员们感到振奋,近一两年来政协持续提出的优化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等一系列建议得到采纳,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
兴国县非公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支柱。目前,全县有各类民营中小微企业21000多户,注册资金800000万元,从业人员8万多人。全县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民营企业54家,经济总量占全县的96%以上。民营企业对县财政贡献和解决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民营企业正在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环境:用工成本上升、资金成本上升、原材料进价和经营成本上升及市场萎缩等一系列困难,把民营企业推进了高成本时代。致使一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特别是有些规模的中小企业负担过重,甚至达到了破产的边缘。
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该县政协紧扣中心,充分发挥智力优势,进铮言、献良策。在每次该县政协全会上,委员们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化等全局性课题,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分组讨论会,举行大会发言,进行深入协商讨论;在常委会议上,积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等建言献策。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均会出席会议并认真倾听委员的意见、建议。据不完全统计,县政协通过全会、常委会及各种专题座谈会提出了300多条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该县政协突出重点,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如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快促进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呈报县委、县政府,针对“民间投资创业难”“民营企业自身管理落后”等问题,提出了“突出全民创业,全面激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主体”“突出重点扶持,努力提升民营经济的运行质量”等五个方面、20多条具体的对策,受到县委的高度重视,县委主要领导做了重要批示,全文转发职能部门;县政协经科委组织了县小微企业运行情况专题视察,形成了《关于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视察报告》呈报县委、县政府,促进了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针对本县城市投资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委员围绕城市发展投资主要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就现状及成效、困难与问题等方面提出6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采纳。
该县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县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们共提交提案500多件,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00多条,其中涉及经济发展的占到一半以上,且相当部分针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形势、困难阐述观点、剖析问题、提出建议。如《关于出台创新创业政策措施的提案》《关于发展我县传统农业特色产业的提案》《关于要求简化办证手续的建议》《关于做大做强兴国食品产业的建议》《关于工业强县的几点建议》等。县委、县政府实行的出台政策奖励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企业、年度重奖纳税大户、表彰一批优秀建设者的做法,都凝结着县政协委员的智慧。(曾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