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侨乡小镇兴隆:弥散着独有的东南亚风情

11.11.2013  18:46
万宁印尼归侨在家中快乐起舞 印尼归侨家里待客的东南亚特色小食

   蓝调万宁

  风情

  行走侨乡兴隆,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侨乡味道,让这个小镇弥散着独有的东南亚风情。

  在这个小镇,无论是人们的语言、打扮还是气质,又或是家庭装饰以及饮食,都会让你产生一种身处异国他乡的错觉。

  行走兴隆,除了咖啡,还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是你无法忽略的———浓郁的侨乡味道。

   文化交融演变出“兴隆普通话

  兴隆,这个侨乡小镇的变化,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

  半个多世纪前,由于政治斗争,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始大规模驱赶华侨华人。这些寄居于国外的华侨们历经半个月的海上漂泊,返回祖国。这些华侨分三批落户兴隆。此后十年间,2000多名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陆续在兴隆安了家。

  50多年来,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生活、文化、习俗大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兴隆文化”。

  这种文化,首先从语言的融合开始。

  归侨们在兴隆驻扎,操着印尼语、马来语、越南语、泰国语、泰米尔语等多种语言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共通的语言———兴隆普通话。各国文化的交融在这里演变出了兴隆人独特的口音。

  兴隆普通话中,发音以第四声为多。在普通话的基准上,“兴隆普通话”既带有一些客家话的语调,又保留着海南话的口音,同时还保留了很多外来语的色彩。如今,兴隆话里还留有很多如“巴萨”(市场)、“锅比”(咖啡)等东南亚词汇。

  在兴隆的大街小巷里,人们随处可以看见身着“峇蒂”的人。这种花衬衫具有浓郁的马来风情,在兴隆,无论是印尼华侨、泰国华侨或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海南人都喜欢穿这种花衬衫。而妇女们也大多烫发,涂着鲜艳的口红,别有风情,若遇到重要节日,很多妇女还会穿起独具东南亚特色的“纱笼”。

   归侨人家的独特风情

  而要感受更加显著的异国特色,则需要你深入这里的归侨家庭。

  在一户印尼归侨位于兴隆华侨农场的家里,庭院中用石块砌起了一汪浅水池,一只龙头龟泥塑傲然蹲踞在水池中央,高挑窈窕的印尼风情女子泥塑人偶捧着水壶,立在水池一角。门口一尊有着大门牙的印尼歌舞人泥塑,是以这家的男主人庞朝民为原型制作而成的。

  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庞朝民夫妇和他们的好友黄雄霸夫妇特地穿上印尼的传统服饰,盛装打扮,男士们头戴船形帽“sonz kok”,身着有着蜡染花图案的“batik”,腰间围着格子图案的短“Salon”。女士们则穿上绿色上衣“gebaya”,斜跨着黄色的纱巾“selendeng”,将一头长卷发盘起,化上淡妆。这些归侨女士们的爱美之心从来不随着年月的流逝而淡化。

  屋内的印尼舞曲飘出了院外。虽然从屋外望去,这间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平方米顶屋十分简陋,但这套一百三十平左右的平房却被极富生活情趣的主人布置得精致而温馨。刚步入门口,在主人的指引下,记者拿起小木槌敲响了挂在门口的一面小铜锣。“这是印尼的风俗,家里有客人来了,进门都要敲一下这面铜锣。”庞朝民笑着解释。

  在不大的客厅里,摆满了各式从印尼带回来的工艺品,墙壁上印尼风情的油画甚是亮眼,身置其中的中国风老家具看上去别有味道。东南亚元素与中国风格完美的交融,这便是兴隆归侨人家最常见的布置。

  龙头龟、猴子、乐器甘美兰、有着妖娆风姿的女子……在庞朝民的家中,一件件带有鲜明印尼风情的泥塑作品很是特别。这些作品的作者,是庞朝民的女儿庞秀玲。曾经在印尼巴厘岛当了11年的导游,庞秀玲的泥塑作品总是离不开印尼风情。她手下的每一个人偶似乎可以随时舞出一段印尼克伦舞。

  正当记者欣赏泥塑的同时,庞家的女主人詹凤英正忙着为客人们准备印尼特色糕点———水晶糕。将事先调好味的板兰叶汁与木薯粉搅拌充分后,倒入大锅中用大木铲快速地用力来回搅拌,直至木薯粉在几分钟后受热黏成一团后,便可用勺子盛出切成小块,在装满椰丝的大盘子里滚上一圈,沾满白色椰丝的绿色透明的水晶糕便很快被端上了餐桌。这样现场制作出来的水晶糕,香滑软糯,散发着的热气带出了板兰的香味。“水晶糕要趁热才最好吃,在外面可不一定买得到这么好吃的水晶糕哦!”与客人们分享着母亲亲手制作的水晶糕,庞秀玲满脸的幸福。

  吃罢印尼小吃,庞朝民夫妇和黄雄霸夫妇伴着印尼舞曲在院子里为客人们即兴表演起了一场印尼舞。印尼的舞蹈除了较正规的观赏舞蹈外,还有一种参与性较强的舞蹈,兴隆人都称它为“大家乐”。这种舞蹈动作比较随意,伴着欢快的音乐节拍,观众和舞者一起欢跳。

  伴着欢快的舞曲,男士们手拿沙锤舞动,女士们则扭动着手腕、腰肢翩翩起舞。跳到热烈之处,他们还会上前拉起在一旁拍掌的客人一起跳了起来。在这个不大的庭院中,这家人的幸福感

  传递到了每位客人的心中,让人深深陶醉于这归侨人家的快乐之中。

  特色美食让味蕾畅游东南亚

  而品尝东南亚的美食,更是来到兴隆不可错过的美事。当味蕾在东南亚风味的食物中畅游时,虽然人在中国,心却似乎早已飘到了东南亚。

  尝兴隆的美食,当地的咖啡店当然是必到之处。在很多经营多年的咖啡老店,你可以品尝到最正宗的兴隆咖啡以及东南亚小吃。而在这些大多由归侨经营的咖啡店里,它们的故事并不比食物的味道逊色。

  在兴隆,几乎没有三轮车夫不知晓“温馨屋”的。

  在这家拥有两层店面的咖啡店前,是车来车往的繁忙街道。从外表上望去,温馨屋也只不过是普通的一间咖啡店而已。

  但它,却是这个小镇上最早的咖啡店之一,也是持续经营得最久的咖啡店。

  20多年前创办这间咖啡店的印尼华侨杜添江和梁惠贞夫妇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夫妇俩决定利用自己从印尼带回来的制作咖啡和各种印尼特色饮品、小吃的手艺,在镇上开一间咖啡店。

  那时,镇上只有三四间咖啡店,温馨屋也正处于自己的高峰期。“那时候生意很好,店里常常爆满,经常连到隔壁店铺的外场都坐满了我们的客人。很多外地客人一坐下来,点的肯定就是咖啡。”杜添江回忆起当年的光景。温馨屋也是镇上第一家装上空调的咖啡店。在炎热的夏天,很多人喜欢到温馨屋喝咖啡,吹空调消暑。

  温馨屋的成功,也带动了当地咖啡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在小镇上冒了出来。虽然生意已经没有当初的风光,但杜添江夫妇却并不介意。“虽然每每有新的咖啡店开张,我们的老客都会到那边去试一试,但最终,他们还是会回到我们温馨屋。”73岁的梁惠贞举止优雅,神情淡然。

  其实,对于很多兴隆人特别是年纪稍大的人们,温馨屋里弥漫的,不仅仅是咖啡的香味,还有一种比咖啡更加浓郁的怀旧气息。

  要尝较为地道的印尼美食,依萨那印尼餐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店主人是一位印尼老妈妈,被端上餐桌的食物里,每一道都加入了她亲手调制出的印尼酱料。

  咖喱牛腩、沙爹牛肉串、印尼虾饼、吮指虾、酸豆闷鱼、印尼炒饭……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印尼老妈妈在调制酱汁的时候进行了些许调整,少了些许印尼菜中的酸辣。咖喱牛腩是这家店的招牌菜。整块的牛腩用咖喱烧出香味之后,切成块加上椰奶继续炖煮,一口下去满嘴都是浓浓的咖喱香和椰奶香。(符王润 苏庆明 陈循静)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