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行养泡大珠 医生:吞食易造成肠梗阻
近日一名1岁小男孩因为误食玩具“泡大珠”生病去医院就诊。医院医生称,小男孩是误食了“泡大珠”,导致肠梗阻。有医生将它列为十大危险玩具之一。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危险的玩具在北京受到了中小学生的喜爱,一些学校周边的店铺也有销售。然而这种玩具通常包装简单,属于三无产品,更没有安全防范提示。
事件
“泡大珠”险要孩子命
据媒体报道,近日重庆一名1岁小男孩因为误食玩具“泡大珠”生病去医院就诊。医院医生称,小男孩是误食了“泡大珠”,导致肠梗阻。北青报记者在网上发现多位因为孩子误食“泡大珠”寻求帮助的家长。
医生解释说,儿童误食类似“泡大珠”的玩具后,“泡大珠”会在消化系统中吸收水分而不断膨胀,大到无法随着肠道的蠕动而继续前行,便堵在原地造成肠梗阻等疾病。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儿童中毒,而且连B超都检查不出来。据报道,今年以来,该医院胃肠新生儿科已经收到近10例因吞下“泡大珠”而入院治疗的患儿,最严重的甚至切除了部分小肠。
调查
价格便宜 学校附近能轻易买到
据了解,“泡大珠”也叫海绵球、水晶球,小学生会亲切地称之为“海绵宝宝”或者“水晶宝宝”。这是一种养花的饰物,原来米粒大的小球泡在水中会“长”到玻璃球那么大。几十颗一袋的“泡大珠”只要1元或者2元,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很受欢迎。很多小女孩都喜欢将其“养大”,称为宝宝。
海淀区一所小学的多名3到6年级的小学生称,他们都知道并且买过“泡大珠”,或者看同学养过“泡大珠”。
几名小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文慧园西路附近的天客隆超市门前可以买到“泡大珠”。此外,附近卖鱼或者卖花的小商贩那儿也可以买到。
在文慧园西路一个卖花草的三轮车上,北青报记者发现一个纸板上面粘着十几袋五光十色的“泡大珠”。老板王女士称,最近不少小学生买,当天已经卖出去三袋。“我听说好像小孩上一些课要用,三年级以下的小学生都会买的。”
附近花店的老板曾先生说,“泡大珠”本来是装饰花瓶的饰物,但会有很多小学生买来玩。曾先生介绍,在九州花卉市场就能批发“泡大珠”。“这段日子好像没有那么火了,所以我今天也没有货了,有人要的话我还会上一些。”
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超市门口外,在距学校不远的流动商贩处也能买到简易包装的“泡大珠”,价格只要1元。
北青报记者将两种一共四小袋“泡大珠”混在一起,经过两个小时的浸泡,原本米粒大的“泡大珠”变成了豌豆大小,用手指捏起来又滑又嫩并且富有弹性。经水浸泡过的“泡大珠”色彩斑斓,且几乎是透明的。
发现
包装简单 无任何安全提示
在一种“泡大珠”的袋子包装上称,加入400克水4个小时之后“泡大珠”就会长大。此外,包装上没有任何安全提示,也找不到任何厂家信息和联系方式。北青报记者购买的另一种“泡大珠”包装非常简单,包装袋上没有标注任何信息。
在淘宝网上,北青报记者也找到多个卖“泡大珠”的店铺。有的店家把“泡大珠”当花卉肥料卖,有的则当成玩具卖。一位淘宝店家称,自己1岁的孩子经常拿这个“海绵宝宝”玩,为了防止意外,他特意在页面介绍中写上要避免孩子误食。但在他所卖的“泡大珠”包装上既没有厂家信息,也没有避免误食等方面的安全提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声音
吞食“泡大珠” 易造成肠梗阻
据一名儿科医生介绍,一颗指甲盖大小的“泡大珠”,遇水后在肚子里会膨大十倍,并且一到体内,彩色颗粒都变成透明的,B超都照不出来。儿童误食类似“泡大珠”的玩具,“泡大珠”就会在消化系统中吸收水分而不断膨胀,大到无法随着肠道的蠕动而继续前行,于是堵在原地造成肠梗阻等疾病。
同时,有专家称,由于“泡大珠”色彩斑斓,且制作材料不明,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给年纪小的孩子当玩具有很大风险。
新闻内存
医生列出十大危险玩具排名
根据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孩子因玩具受伤的案例,一名儿科医生列出了“十大危险玩具排名”:
1.氢气球(遇到火焰可能引起剧烈燃烧,不小心会烧伤孩子)
2.毛绒玩具(上面的小绒毛,可能造成宝宝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等)
3.玩具枪
4.弹弓
5.飞镖(以上这三种是弹射玩具,在孩子们疯玩时容易误伤眼睛)
6.投币的摇摇车(因为这种车会不停地晃动,有些小孩会站起来玩,不少小孩会受伤)
7.玩具车(很多玩具车的座椅没有安全带,一旦遇到障碍物发生翻滚,孩子容易跌落受伤)
8.积木
9.拼图
10.泡大珠及其他小饰品(这几种是小型玩具,会被不懂事的宝宝放入口中、鼻孔内,易发生危险)
文并摄/本报记者 刘珜
线索提供/杨先生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