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过年网购忙 吃喝观念淡化戏曲电影成时尚
1月22日,河北迁安首届年货节上百姓在购买年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市民下乡、农民进城买年货的“对流”购物现象越发显现。本报记者 李景录摄
开栏的话 今天是传统的小年。年近了,年味浓了,消费也跟着火了起来。网购年货送到家、电话下单购良种、全家旅游过春节、私人定制成时尚、农民剧团受热捧······
我们梳理了一些消费新气象,并请专家作出点评。新气象预示着新趋势。只有摸清消费市场走向、踏准消费市场节奏,才能赢得市场青睐。消费新气象,值得关注。
过了腊月门,年味日日浓。往年这个时候,山东省高青县花沟镇花一村55岁的村民张秀芹就要忙着赶集了。可现在她却时不时去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舞,一点也没有着急的样子。“网购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下好单,不用蹬车跑路,自会有人把东西送上门。”记者来到张秀芹家里,她正盯着淘宝网,跟网店小二聊天呢。
新疆大枣、日照绿茶、开心瓜子、中老年服饰……只要看到中意的商品,张秀芹就把它放进购物车,不多会儿,购物车总额已经到了550多元。张秀芹说,2008年县里开始实施网络进村工程,全县767个村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花一村通过团购为每家每户配了电脑,还为每家电脑接上网线。大学生村官张小东主动给她们当起老师,手把手教会电脑知识。
听说有记者来访,村支书韩道军特意来看看,他对记者说,村子成了电脑村,就得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现在村里建起了绿色蔬菜基地,注册了“晟润广”商标。村里委托专业人员建了网站,开通网上销售。如今,大家不仅在网上卖农产品,不少人更成了网购达人。网上购物给她们带来不少便利和乐趣。
生活用品靠网购,生产资料只需要一个电话。通过当地12316为农服务热线,高青五谷丰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兴春从黑里寨“金土地”农资门店一次订下15吨的新型缓控释肥和高产种子。前几天,郑兴春领办的合作社又流转入240亩土地,耕地规模达到了600多亩。“正月初五就打春。马年开春早,农事晚不了,咱早备农资早主动。”郑兴春快人快语,操持这么多土地的“吃喝”可不是小事。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老郑订的种子没带走,“金土地”的仓库里也没有,这是咋回事?原来,“金土地”与粮源仓盛肥业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提供代下单服务。过了年,供货企业就会直接把老郑他们的订单“点对点”配送到家,不仅方便,还能享受团购优惠价。
无独有偶,在江西省永丰县农资市场,瑶田镇三龙村恒生竹鼠养殖家庭农场的农场主袁军在忙着享受农业科技消费。去年他靠养殖小竹鼠赚了30余万元,在简单买了一些传统年货后,袁军投资采购了良种和扩建栏舍,还买了农业科技服务超市的养殖技术和网页制作书籍。“有了农业科技服务超市很方便,可以听专家讲课,还能看到专业技术书籍,明年的产值有希望翻番。”袁军对马年的发展信心满满。
“大鱼大肉不吃香,戏曲电影成时尚。”今年,永丰县林农的吃喝消费观念淡化了,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该县沙溪镇沙溪村林农王文云发动了18位林农组建了采茶剧团,筹资1万多元购买了服装、道具。这不,10多号“泥腿子”正在赶排群众喜爱的传统古装戏和表现当前林农生活的现代戏,准备在春节期间到各村巡回演出。
记者了解到,在永丰农村,还有许多农民准备以请县乡采茶剧团唱台戏或点播一场农民自创电影等方式来感谢亲友,过个文明祥和的春节。目前,全县16家农民剧团档期已经排到了正月元宵后,预计观看场次500多场。
网购年货送到家,电话下单购良种,到科技服务超市听讲课,农民剧团自创剧目受热捧……农民的节日消费更有科技味、更有文化味。
专家点评
农村节日消费在升级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 李国祥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当前农村节日消费受信息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地区农村消费市场已初具城市消费的一些特点。如今,不仅农民利用互联网售卖农产品渐成气候,专业淘宝村不断涌现,而且现代化的信息流和物流也日益影响到农民自身的购物方式。以往农村节日市场往往会有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如今一些地方农民节日消费充满科技味,不仅丰富了农民的选择,还有利于城乡消费的同步,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假冒伪劣影响,当属一种积极的信号。
当前这一趋势已经在一些城郊村和大城市周边的农村显现。但是,对于不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农村而言,节日消费的信息化和科技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对节日市场充满期待,国家也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相信,今后随着农村道路交通的改善,物流会更方便,农村节日消费的新风尚也会成规模、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