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刚:治理公园黑臭溪水到底有多难?
连日来,不断有市民反映位于惠安县城溪滨公园内的灵头溪近几年慢慢发黑变臭,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记者就已对该溪段进行实地走访。3个月过去,情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倒日益严重。(6月18日《泉州晚报》)
站在国道324线边的桥头上,整个溪滨公园尽收眼底:溪流两岸树木掩映,绿荫下的石板路看起来还很崭新,一些地方还设置了石椅,可供市民休息驻足。
城中有如此好去处,乃居民之福,政府之功德,按常理老大妈们的广场舞早已搬到此处。可为何这片美丽的景致中,却罕有居民驻足,游客更是望而却步?
一切的罪恶似乎都归结于公园中那条颜色泛黑、散发出阵阵恶臭的溪水。
黑乎乎的溪面上漂浮着白色的泡沫、黑色的气泡以及各类生活垃圾,靠近上游的地方还可清楚地看到油污。在溪流的几处卫生死角,水面上更是漂满了塑料瓶、脏衣服……
此般景象如果搬上银屏,不知情的民众还以为又到了央视“3.15”晚会现场,正在播放记者暗访污染企业时拍的短片呢。
当地政府建公园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说白了就是一点,努力提高居民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
没想到,如今,民生公园却变成了民怨公园,让许多路经此地的市民一声叹息,掩鼻而走。
据当地媒体称,溪滨公园这些受污染的景象,相比今年3月20日记者第一次走访时,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何居民多次反映、媒体曝光数月,公园内黑臭溪水不得没有得到治理,而且更趋于严重。这就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治理公园内黑臭溪水到底有多难?
或许并不难,只要政府部门重视民情民意,相关部门联合行动,还公园溪水清澈的本来面貌,还居民安静、整洁的生存环境,这并不难。
或许也挺难,难就难在领导干部听不到居民的呼声、看不到公园溪水的污染;难就难在污染的源头或许是企业,一但查起来会暴露出政府很多监管不力的问题;更难的或许是公园管理方、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都觉得很委屈,治理污染溪水并非本单位一家之事。
无论难与不难,当地政府都应该要充分重视起来,一座好好的景致公园,岂能让一条黑臭的溪水毁于一旦?更别让这条小小的黑臭溪水,成为横亘于政府和民众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