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众生相 28岁“创客”拿到1亿元风投
“创客”火了,今年全国两会,“创客”一词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和墨守成规的生活说再见,充满激情地投身创新大潮。“创客”的含义也越来越广泛,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是“创客”,创业者是“创客”,在互联网行业做出创新的人也是“创客”。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创客”们赶上了一个好时候。甚至有人断言:未来十年,是“创客”的时代。江西“创客”正在井喷,连日来,记者走近南昌一批“创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标签:热爱生活、有创造力、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创客”众生相
汪冬冬:从“创客”到创业 别让创意死在脑子里
“车主去洗车店洗车时经常要排队,浪费大量的时间。”2012年,汪冬冬还在东华理工大学读大四时,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商机,准备推出上门洗车服务。
汪冬冬联系了一家汽修学校,解决了人力问题,一位吉安老板得知他的创意后很认可,决定投资。“我们在吉安已经有20辆电动三轮车,洗车设备就安装在电动车上,接到客户的电话,我们就上门洗车。”汪冬冬说,上门洗车服务运营两年多以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汪冬冬说,上门洗车的模式,不要租金、装修,还可以解决很多“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
目前,汪冬冬已经获得了100万元投资,正准备在南昌全面推广上门洗车,目前已经投入了5辆流动洗车的电动车,同时设计了上门洗车APP。“如果没有超强的执行力和坚定的信念,你的想法会很快死在脑子里。”汪冬冬说。
陈方平:年轻不怕折腾 28岁拿到一亿元风投
28岁的陈方平是江西中磊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吐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自信和成熟。18岁高中毕业时,他设计了一款“家校通”软件。凭借这款软件赚得50万元,这是他的第一桶金。
陈方平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基因,他发现很多公司呼叫中心的人员流失很快,公司招聘新员工时,又要重新培训。于是他做起了人力资源外包,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定点介绍到上海企业的呼叫中心工作,他向学生收取管理费。
如今,陈方平看中了互联网支付的商机,他领导的中磊支付是江西第一个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创业初期重点为江西的农业电子商务提供第三方支付业务。目前,中磊支付已经获得1亿元风险投资,陈方平正与两家大型农企洽谈,一旦达成合作,每年的交易流水有望达到1000亿元。
陈方平说,年轻人不要怕折腾,多尝试一些领域,找准方向就要沉下心来做精做透。
温达:“85后”新发现 自己才是最大的资产
1988年出生的温达有着很明显的北方人烙印,爽直、自我调侃。他毕业后闯入省城媒体圈,做了三年记者。他很快从新闻人的视角嗅到商机。
去年,他在互联网上做一个以大学生为主题的脱口秀视频,目的是想做成品牌,卖T恤衫。这一想法引来了投资人的兴趣,于是他辞职创业。但由于想法和实际操作存在距离,第一个创业项目不到三个月就宣告破产。
温达很快从失败阴影中走出来,开始第二次创业。这次,他把目标锁定在职前培训。“我理想的模式应该是人才订单模式,就是企业需要找怎样的人才,我们从职前培训的人才库中来推荐,可以节省企业人力和时间成本。”
“虽然现在还处于课程开发阶段,但我已经接到了不少企业的电话,希望能为他们推荐人才。”温达对自己充满信心。“我发现‘自己’就是最大的资产,一定要相信自己并为之付出努力。”
李寒冰:大龄“创客”感悟 紧贴互联网才有前景
在南昌的创客中,不到40岁的李寒冰已经算是年纪较大的了,见到记者后,他迫不及待地掏出了一张银行卡,让记者扫描银行卡上的二维码,关注一个名为“全城通”的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后,可以看到“10元理发”、“5折美食”、“9折购物”等版块。
李寒冰说,如果把本地生活圈中的优质商家和会员资源整合到一个消费服务平台上,刷指定银行的银行卡就可以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从而实现商家、消费者等多方共赢。
目前,“全城通”平台已经获得了3000万元投资,吸引了1000余个商家加盟。“除了微信公众号,我们还有APP,我们希望打造最优质的本地生活圈消费服务平台。”在李寒冰看来,创客的核心价值是热爱生活、善于发现,并用创新的互联网思维找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