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全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20.02.2016  19:51

江西广播网2月20日讯:

猴年伊始,我省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在制度创新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江西台记者占伟报道:
春节还没过完,武宁县经济开发区华庆废灯管再生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就已经传来隆隆机器声。工人把回收来的废弃灯管放进机器进行清洗和粉碎,分离出荧光粉和玻璃渣,公司副总王少华(出录音):“刚才看到不是有很多塑料桶吗,放到各个企业,工人把每天生产的废料倒在那里,他把这些收回去作为原料。
把生产废料吃干榨尽、变废为宝,企业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得益于武宁县完善生态考评制度,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两条“高压线”。武宁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敏(出录音):
考核的目标,细则制定的很细,30多条,考评的时候,就逐一的打分,最后一名黄牌警告。通过强化考核,他们深有感触,环保这个高压线不能触。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仅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倒逼江西必须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在制度创新上大胆探索。去年江西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首期筹集生态补偿资金20.91亿元。省发改委副主任宋迪维(出录音):
实施范围包括鄱阳湖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以及九江长江段和东江流域等,涉及全省100个县(市、区),这意味着江西成为率先实施覆盖全境的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成果。
省委书记任“总河长”,省长任“副总河长”,“五河一湖一江”的“河长”分别由7名副省级干部担任,高规格推行的“河长制”,确保江西保护在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出录音):
“实施“河长制”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抓早抓小,把一些影响河湖生态环境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夯实绿色崛起的基础。”
制度创新让江西在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大道上“先行快跑”,成效初显。去年,江西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1%、地表水一类到三类水质断面达标率达到81%,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减排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站在“十三五”起点,如何继续创新和完善绿色制度,为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增添动力?省发改委主任吴晓军表示(出录音):
 “围绕着‘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资本产业化’,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成果,以制度创新释放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