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等房价仍在上涨 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
北上广深高房价已经很令人惊叹了,香港还能在这个惊叹上加个惊叹号。很长时间以来,房价日益成为套在香港普通民众头上的枷锁,成为不少民众头痛的问题之一。
很多赴港旅游者会感叹,生活在香港这样繁华的城市,市民们还这么能干、肯干。的确,香港市民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勤劳的群体了,在香港到处是忙碌身影,一个小档口忙活着几个人,商店里年轻人殷勤招待着顾客。
勤劳的香港人也有苦衷,商铺租金高,不努力难以盈利;市民如果收入一半要交房租,自然就得努力想办法赚钱。
财富流到了房东手中,这当然也没错,投资者享受收益合情合理。但往大了说,长此以往,一个社会因此而固化了财富分配格局,使得社会阶层也因此固化,就会束缚经济和社会活力。
有人经常以赞赏的口气谈起香港,认为香港开发了一百多年,实际上开发面积并不大,还留了很多绿地。有人疑惑,居民被高房价压得抬不起头,要这么多绿地荒山又有何用?
的确,应该想办法增加房屋供应量,降低房价。偏偏香港在这个问题上有悖论——高房价让整个社会承压,下跌了买房人还不高兴。
面对高房价,香港人想的办法是提高容积率,楼房建高,户型设计节约空间,将房子尽可能变小,住进去更多人。所以出现很多迷你户型,30平米塞进一家三口很是常见。
客观地说,香港房屋新增供应缓慢,有其现实原因。有的楼盘开发出来后,没有配套,远离商业中心,很多地方又没有开发商愿意开发。对此,政府应该更积极介入,合理规划,在新区培育就业需求,带动人口分流。
有人认为这是政府和开发商的阴谋,包括中国内地房价上涨也曾被如此解读,实际上这是全球性问题。放眼全球,大都市房价高,很多发展中国家问题比发达国家还严重,比如印度孟买市区价格折合每平方米4万元~12万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新房供应太少,香港也存在这种情况。
内地一线城市如果房价再涨,很可能也会出现香港那样的迷你户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近年来,在强烈需求刺激下,国内房价整体上已大致供需平衡,有的地方房价走低,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仍在上涨中。毫无疑问,高房价、高租价也成了一些没房的人的沉重负担,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周详的政策,应对高房价对经济、民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