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惠及希望田野
□沈曼隐
近年来,湖口县按照“四化同步”的总体要求,致力“一年四季抓‘两区’,不失时机抓‘三农’”,本届县政协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这一理念,始终如一关注“三农”,工作重心倾向农村,把民主协商旗帜根植于希望的田野,走出一条政协工作“关注农村、接地农民、惠及民生”的新路子。
组织机构向农村基层延伸推进乡镇一级政协组织建设发展,既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切实体现,更是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将政协工作的开展延伸至农村,覆盖到村入户,湖口县政协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一是成立乡(镇、场)政协联络小组,将乡、镇、场党委专职副书记吸收为政协委员,成立以其为组长,辖区内政协委员为成员的政协工作联络小组,每个村聘请一名政协工作联络员,实现农村政协工作全覆盖;二是建立帮扶指导制度,全县14个基层政协联络小组分别由县政协6个委办挂点帮扶指导,对接开展各种下乡活动,具体指导政协联络小组工作的的开展,确保其开展工作的组织性、目的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年度述职制度,政协联络小组组长日常列席县政协常委会,年终向常委会述职,并对各联络小组全年开展工作进行测评,列入每年例会表彰。
委员配备对农村基层倾斜农村基层政协委员的广泛性是基层政协联络小组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县政协十分注重在农村一线培养吸收委员。一是委员数量逐步向农村基层倾斜。通过近几年努力,农村基层委员比例从2011年的10.8%,提高到现在的24.2%,从而确保了农村基层直接参政议政的机会;二是农村委员的行业广泛性逐步扩大。随着农村委员的数量增加,在委员的选定方面,尽可能多地考虑农村各行各业的代表性,尽可能多的扩大农村行业覆盖面;三是强化农村委员推选考察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采用“基层群众推、联络小组选、基层党委报、上级部门审、政协常委核、任前公示定”的程序,确保农村政协委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
提案调研到农村基层问计关注“三农”的具体体现,在于把政协委员调研的着力点下沉到农村,让农村基层委员深入到农村一线,进入到村组、农户,及时搜集农村农民所反映的社情民意,及时把“三农”工作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提案的形式反映出来,及时针对“三农”问题开展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为达到这一目的,县政协一是以联络小组为依托,分产业、教育、卫生、综治、民生等行业,分片成立提案共商活动小组,采取“每月分组活动,每季集中协商”的模式,每小组每年上交提案不少于4件,开展专题调研不少于2次;二是推行民情日记制度,要求联络小组成员每月下基层不少于4天;三是开展外出调研活动。按照“能近则近,近无则远”的原则,针对农村调研课题,适时组织委员就近外出考察调研,开阔委员视野,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解决本地“三农”难题。
工作实效在农村基层显现机构的延伸,委员的倾斜,调研的下沉,最后的落脚点在于关注农村基层,破解“三农”难题,让农民得实惠。近年来,通过走访农户,采集社情民意100余条,联络小组共商提案48件,开展农村专题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16篇,通过“扬帆助学”工程,解决农村家庭困难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大学30余名。与此同时,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落实涉及农村提案的办理和专题调研成果的转化,提案办结率100%,通过提案办理解决基层群众困难和问题50余件,全县16所敬老院规范建设全面达标,300余口门塘全部清淤,200个村组公路会车点全面完工,农村教育网点布局全面到位,失地农民社保己实行……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彰显出民生协商制度己根植于农村这块沃土,正在而且己经发挥出“融洽干群关系、拉近党群距离、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