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专业课讲堂:会背不会答?读题很关键
编者按:2016年考研还有半个月就要闪亮登场,现在是研友们迅速提分的关键阶段,谁掌握了这一特定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谁就增加了胜算。为此,人民网教育频道将邀请多位考研辅导名师为广大“考研党”冲刺复习支招。
解读人:万学海文专业课教研员 李杰
在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同学们除了要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巩固之外,了解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历史学考试中,史料分析题和论述题所占的分值比例最大,因此,在最后的复习中,考生应该进一步了解这两种题型的考查特点和答题技巧。
史料分析题
阅读方法:倒着读
所谓倒着读,就是要求考生先读问题,再读出处,最后读材料。根据这几年历史学出题的特点,中国史的史料分析题一般会从古代史中选择材料并且还会以繁体字的方式出现;同时还有一部分材料不加句读,因此对于一部分古文功底不太好的考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但是,如果先读要回答的问题,这一障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在先读题的情况下,考生应该能够联想到该问题的答案要点,这样,史料分析题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小的论述题或者说简答题。如2015年考查的“汉至隋江南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即使考生没有读材料,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作答。
阅读程度:读两遍
第一遍粗读,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考生在找出材料中心内容后,要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解析思路:迁移教材知识
根据史料所述内容和后面的问题,联系教材中相应的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一般来说,材料或者是教材内容的再现,或者是教材内容的补充或延伸,或者是教材没有提到的新情景。尽管材料有可能是新的,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组织答案:高度凝练
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分析题多由两到三个小题组成,因此,考生在回答时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依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精炼语言,准确作答。材料题和论述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即论述题要根据史实展开,分析作答,所以一般文字较多、篇幅较长,类似于一个小的论文。而材料题要求文字高度凝练,只需针对问题明确作答即可,不必做过多展开,答案要言简意赅。做个形象的比喻,两种答案字数的区别,就类似于写信与发电报之间的区别。
我们可以看一下2015年史料题的答案:
(1)变化:从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到人口众多、农业及商业得到发展、城市数量增加;文明程度逐渐提高;人们从依赖自然物产到努力生产,社会风貌发生深刻变化。
(2)原因:汉至隋北方社会动荡,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人口增长与商业发展,州郡设置增加和新的城市兴起;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使物产丰富的南方得到了开发。
句读:可断可不断之处,均要断
句读是一个基本功的训练,这就需要考生平常多读一些史料外,可以增加语感,史料读多了,自然而然就有感觉在何处断句,除此而外,没有捷径可寻。但是,在最后一个阶段,考生也可以集中找些文言文材料进行阅读,尽量培养语感。在答题的技术处理上得注意,由于漏断要扣分,所以,凡是感觉可断可不断之处,均要断开。当然,前提是不能将资料断碎,不可字字都断。
论述题
找齐材料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收集”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考生自己要清晰掌握相关的史实和理论,否则就无从下笔,成了无源之水。
简列提纲
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在明确答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写好提纲,提纲力求简约,自己明了即可,以确保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会漏点,也不会思路不清。在此,我们以2015年的论述题“概述宋辽间的战与和,评价宋辽盟约。”为例:
(1)概述:五代时期辽占据幽云十六州。北宋灭北汉后,欲收复幽云地区,两次大举北伐失败。1004年,辽军南下,宋真宗亲征,在澶州击败辽军,双方议和并签订盟约,盟约的主要内容是:双方约为兄弟,各守疆界,宋每年向辽纳30万(两、匹)“岁币”。此后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北宋末,金兴,宋联金灭辽。
(2)评价:“澶渊之盟”是宋辽间势均力敌条件下的产物,宋辽开战以来,双方互有胜负。因此,双方经过多年的军事较量而未分高下,议和是双方的共同选择。
“澶渊之盟”后,宋辽间持续了长达百余年相对稳定的和平关系,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快了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
组织答案
这是得分的关键。在答案的编写上,力求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层次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同时要尽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少用文学、通俗语言,用最简捷的方式,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注意使用规范字,不要写错别字。字数要求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