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的“尴尬”何时终结
如果此次改革到位,下能辐射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水平,将居民留在基层首诊;上能消除逆转大医院“虹吸效应”,分流大医院就诊人群,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并倒逼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儿时记忆里,县医院是“高大上”的所在,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像魔术师,神奇地治好了各种毛病。长大后进了大城市却发现,县医院楼房那么破败,设备那么陈旧,医生技术也不那么“神奇”,县医院似乎成了不尴不尬的存在。
“我们长大,你已过时?”从记忆回到现实,县级医院的发展和未来,依然关系着亿万人的健康与幸福。近日,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2017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努力让群众就地就医。
“就地就医”的目标,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偏远山区、中西部地区的百姓。那里或山路崎岖,或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人们普遍收入水平不高,平时病痛主要依靠村医、县医。但近年来,与人们的医疗需求相比,县级公立医院的服务短板依然突出——技术、设备、药物、人才普遍缺乏,有些100多万人口的大县只有一名副主任医师,研究生毕业的医学生不愿去、留不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诊断都成了问题。《2013年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全国73.1亿诊疗人次中,县级医院诊疗人次仅为9.2亿人次,三级医院诊疗人次占了大头;县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仅为85.8%,而三级医院为102.9%。这说明,愿意在县级医院住院的人越来越少,大医院却一床难求。
显然,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打牢县级公立医院、社区医院这些“基层桩”,筑起“病有所医”的民生大厦,是一个重要途径。
对县级公立医院而言,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人从哪来?县医院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被大医院“虹吸”过去,因为城乡差异大,收入待遇低,也难以吸引外部人才。钱从哪来?尤其是中西部县,财政补助一般仅占总收入的10%,大量运行经费靠医院自筹。现实中,不少县医院想尽办法欠债发展,通过多开药、多输液、多挂床,搞“以药补医”的过度治疗。这些做法,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制约医院发展的深层症结,反而带来新的问题。
最有效的药方就是改革。总体看,这次《意见》给出了“内外兼修”的办法。内添动力,对县级公立医院明确功能定位,建立统一高效的政府办医机制,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外加推力,药品供应、医保支付联动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多种方式引进社会资本。《意见》还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足见改革的决心之大。如果改革到位,下能辐射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水平,将居民留在基层首诊;上能消除逆转大医院“虹吸效应”,分流大医院就诊人群,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并倒逼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可谓“一石三鸟”。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人们期待着,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能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全面落实《意见》,让改革部署真正落地。搬走群众头上看病难、看病贵的“大山”,让县域内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病有所医”的梦想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