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最美吉安 采访团走进庐陵文化生态园赏景看民俗
茂林修竹、移步换景、草长莺飞……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很难想象出竟是置身于都市之中。
9月16日上午,首届全国网络媒体吉安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吉安市大型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庐陵文化生态园,感受吉安浓郁的传统文化及庐陵人文精神。
三大看点既可赏景又能看民俗
据了解,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是吉安市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号召,高规格、高标准建设的一项重点项目,是一个展示吉安城市形象、反映庐陵人文精神、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城市休闲生态湿地公园。
公园地处吉安市中心城区北端,总面积约3250亩。公园的建设主要以螺子山和螺湖水为核心、各功能区域相对独立的、组团式布局,以“庐陵文化”为贯穿全园的精神主线,以绿色为基调,以红色和古色为骨架,形成庐陵文化展示区、庐陵湖景观区、生态景观区、综合休闲娱乐区、滨江景观区、商务度假区六个功能区。
此外,园区绿化率不仅达90%以上,还有三大看点:从峡江水利工程和石虎塘水利工程等水淹区抢救性迁入近500株大(古)树;园内栽植3000多株珍稀濒危植物(如红豆杉、楠木、竹柏);公园通过民俗文化园、文塔、浮雕文化墙等建筑景观展示吉安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等。螺子山常年栖息着上万只白鹭,庐陵湖中放生有大量玻璃红鲤鱼。园内奇石古树交相辉映,红花绿草争奇斗艳,湖光桥影、白鹭翩飞、鲤鱼嬉戏,一派生态美景。
为体现吉安所辖各县、市(区)特色,公园还为每个县市(区)划定约30平方米范围,以树、石和小景观结合,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景点,形成“一县一景”。
绿古红三种生态景观交相辉映
16日上午,采访团一行乘游览车沿途欣赏公园生态美景。一路上,“路堤结合”的庐陵堤,两侧湖光山色等景色尽显庐陵风情。波光粼粼的庐陵湖,千亩湖面美不胜收,湖上仿古画舫穿梭其间,亭台楼阁尽显江南庐陵望郡风华。
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公园的金螺广场。该广场因形似螺号而得名,建有以民间传说“螺女和山伢”为雕塑原型创作的“田螺姑娘”雕塑。该雕塑以古铜色铸铜材质为主,高约13米,整体雕塑流畅、动感,充满美感,可旋转升降。
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5米,长32米,以浮雕形式通过正反两面展示庐陵自然、人文景观的红砂岩文化墙。正面由六个主题组成,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生态吉安,文化庐陵”的图景。反面以“四山环抱,一江襟带”的古城吉安为背景,雕有先贤造像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胡铨等古代吉安名臣名士等人文景观
从金螺广场经游步道,至东西主干道北面假山,是一座巨型的反映当年“十万工农下吉安”的群雕。雕塑跨度90米,以九组群雕组成,从不同侧面反映工农红军收复吉安的过程,整个雕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由49个人物和3头火牛阵等组成,充分体现出毛泽东诗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的情景画面。
记者发现,庐陵文化生态公园不仅注重“绿”,也注重“古”和“红”,三种独特的生态景观交相辉映。
登塔望远生态美景尽收眼底
在导游的带领下,采访团一行随后走进民俗馆文化园,通过室内展览、室外展演、室外体验了解吉安的灯彩、音乐、传说故事、盾牌舞、鲤鱼灯等吉安民间风俗礼仪和民间文化。
在参观完民俗馆文化园后,采访团一行沿螺子山上山路,来到山顶的文星塔。据了解,该塔塔高57.3米,系仿宋建筑风格。是集文化、宗教、景观为一体的景点建筑,也是园内的一个制高点,达到“海纳百川,纵贯天地”的意境。
根介绍,文星是文昌星、文曲星的简称。我国古代认为其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一直被读书人所崇祀。历史上的进士,尤其是状元,民间传他们都是文曲星下凡。吉安历史上有三千名进士,其中状元17名,因此,魁星点斗便成了百姓的精神追求。万历年间,郡贤邹元标曾创建文塔于庐陵县学前,意在勉励吉安后学勤奋立志、大有作为。
该塔的命名传承弘扬了庐陵文化,符合吉安市“崇文、正气、开放、图强”的城市精神。采访团一行登上塔顶,吉安城区内的生态美景尽收眼底,记者编辑们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用镜头记录下“最美吉安”的美丽篇章。
山水如卷三大奇景令采访团啧啧称奇
最后,采访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目前江西最高的音乐喷泉,重100吨,长12.5米,高3.8米的泰山石以及创下世界保护性移植成活最大古樟记录的亚洲最大最古老的古樟。
据该公园管理人员介绍,公园当初在设计时,就是本着“保住山,稳住水,留住鸟”的原则,围绕山体和自然生态水体做文章,自成布局。以螺子山和螺湖水为核心,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有相互联系。(记者邓望)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