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手机电台走红 互联网思维串起碎片时间
时下,一个名为“喜马拉雅”的手机电台虏获越来越多的移动用户。人们忽而发现,能够“塞”进耳朵的,除了音乐,还可能是你所想听的一切,包括曲艺、新闻、小说、人文、外语、财经、科技、养生、培训讲座等多个类别的内容,再要是听不过瘾,你甚至可以轻松创建个人电台,随时分享自己的好声音。这些节目时长多在20-30分钟,均可提前下载到手机上在离线状态下免费收听。截至记者发稿,这一手机电台已集结170多万条声音,3500多万用户,平均每天更新声音千余条,新增用户十几万。《今晚80后脱口秀》、《逻辑思维》、《财经郎眼》、《百家讲坛》等都是热门节目。
业内评价以喜马拉雅手机电台为代表的手机“听”应用正在打破“听”的固有边界,颠覆“听”的传统模式,把“听”从消遣与学习拓展为社交与时尚。
移动用户助长“听”势力
最近一两年,手机“听”应用市场俨然形成,竞争日趋白热化。仅在苹果应用商店,与听相关的应用就多达数千种,懒人听书、荔枝FM、窄播、虾米等等,或是听音乐、听英语,或是听新闻、听书。
家住七宝、每天上下班单程就得花上一小时的韩小姐“粘”上手机“听”应用两个月了。她告诉记者,“从前上了地铁,我总是习惯于用一些明知很无聊的手机小游戏打发时间,可时间一长不仅眼睛受不了,内心也觉得空虚。现在,则通常会听听喜马拉雅手机电台里的《百家讲坛》。有时回到家里,还会一边做家务,一边继续听。我从汉代风云人物、宋史一直听到明十七帝、清十二帝。”目前手机“听”应用的很多受众正是韩小姐这样的上班族,随时随地“听”的方式让处于快生活节奏、强工作压力之下的他们将碎片时间利用了起来。
创业投资人梁先生向记者坦言“看好电台播客类手机应用产品”。他认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这类产品赶上好时光,“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走路、开车、健身、乘地铁、做家务、银行排队办理业务等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的视线通常难以保持集中,即便是玩手机游戏,也很难说就能一直腾出手来。不过我们的听觉却可能很有空,声音可以随时随地起到伴随的作用,相比视频、文字、图片甚至游戏,更适合填补碎片时间。”
互联网思维成就“听”时尚
喜马拉雅手机电台不是第一个盯上听觉这门生意的,但它之所以在众多手机“听”应用中脱颖而出,除了敢于把所有的“听”纳入同一个平台的胆量,产品开发中的互联网思维功不可没。
据了解,目前多数手机“听”应用以专业产生内容的PGC模式为主,仅让用户点播。而喜马拉雅手机电台则更像是社交媒体,能够让“听”成时尚。这一手机电台的内容来源主要包括三种:购买、合作、UGC。其中,约40%的高质量精品内容来自购买与合作,剩下约60%的内容来自UGC。业内人士分析道,UGC在互联网背景下应运而生,指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台,通过录音功能录制或上传内容。于开发商而言,用户自能创造、满足用户,进而实现产品价值;于用户而言,产品则能帮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此外,这一手机电台还包含用户界面,通过“关注”与主播或好友产生联系,捕捉到各种按需“配送”的动态声音信息,并且对内容进行评论和分享。
记者 范昕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