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3年“国培计划”全面启动实施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和江西省教育厅、财政厅有关文件精神,本学期开学前后,我校承担的2013年“国培计划”中西部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教师培训项目全面启动实施。
2013年,我校获批2项“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项目、21项“国培计划”—中西部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5项“国培计划”—幼儿教师培训子项目,与中央电教馆等六大远程培训机构联合承担中小学25个学科4.3万名教师网络远程课程专题培训和网络工作室专题选修。开学前,2013“国培计划”—幼儿教师顶岗置换研修、2013“国培计划”—幼儿教师转岗培训集中学习已实施完毕;9月4日至6日,我校选派的820余名师范生分赴全省60个县(区)开展顶岗实习, 经过一周左右的交接,9月15日,800余名置换研修教师来我校参加17个学科为期三个月的集中研修;9月15日,我校与中央电教馆等六大远程培训机构联合承担“国培计划”-网络远程培训项目也正式启动。其它项目将于近日启动实施。通过我校整合全国六大网络远程培训机构,建立网络培训云平台来开展的远程培训也正式启动。
今年的“国培计划”以提升参训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设计了新的培训模式。集中培训和置换研修分为:专家讲授、研修实践、中小学校跟岗研修、在岗研修、成果展示与考核五个部分。其中,专家讲授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模块;研修实践分为:一线教师观摩示范、微格教学训练与点评、师生交流研讨、同课异构、一课三思、模拟上课六部分;中小学校跟岗研修分为:评课(观课、听课、评课)、磨课(备课、授课、磨课)、教研(访谈、教研、公开课、教研报告、反思、总结)三阶段;在岗研修分为:返岗实践、校本研修与教研、一题一课一报告、远程跟踪指导四环节;成果展示与考核分为:训后能力提升汇报课、成果展示、总结与考核三方面。远程培训采用我校自主开发的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培训云平台,由学员自主选学。所有培训项目突出网络社区,充分利用我校已建立的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室的良好条件,大力推进网络研修工作室研修,实现教师培训与校本研修结合、教师研修与校本教研结合、集中培训与团队学习结合、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我校“国培计划”实施工作,成立了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指示要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充分准备、精心谋划、科学设计、明确要求、强化责任、加强管理、有力保障、有效实施、全程考核、确保质量。各部门和相关学院高度重视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相关学院精心设计培训方案、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创新培训模式、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尽力为学员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自4月下旬启动2013“国培计划”申报工作以来,在校领导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教师教育处组织相关学院,先后举办了培训方案研讨班、研制培训方案模板、三次开展培训方案集中研制和交流,向教育部提交研修方案78个,经教育部组织专家网上评审,一次全部通过且获得专家一致好评。暑期,又紧锣密鼓,在省教育厅支持下,分别组织召开各设区市、县(区)教育局师训部门会议,研讨、交流、安排、布置“国培计划”3000余名中小学和幼儿教师集中培训、1000余名中小学和幼儿教师顶换研修、4.3万名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培训的学员征集、报名和培训安排,1200余名师范生顶岗实习岗位安排和选拨,为“国培计划”顺利实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下,“国培计划”及其实施成果,已成为我校教师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对于推动我校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我校教师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引领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国培计划”与学校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育学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基于校-校1+100合作共同体和校—县1+20创新实验区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构成了我校教师教育新的特色和优势。(文/教师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