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中的“义勇军”原型是哪支队伍?
当年百代公司发行的《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聂耳在拉提琴
1930年就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张学良
节选自《国歌中的“义勇军”原型》(刊于《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3期)
1933年2月的一天,聂耳随同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将军来到热河抗战前线慰问驻守在那里的抗日骑兵部队。在采访义勇军官兵时,他听到战士们正激情澎湃地高唱这首《义勇军誓词歌》,顿时热血汹涌,激发了强烈的创作灵感。1935年4月末,抗日烽火燃遍长城内外时,聂耳在几年前那首歌的启发下,终于为田汉的歌词《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定稿。这就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支促使聂耳谱写出国歌的原型部队,就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第一支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阎宝航先生1932年在《东北义勇军概况》中写道:“夫义勇军之起也,激于义愤……明知血肉之躯,不足以当弹雨硝烟,然为表示民族不屈精神,任何牺牲,均所不惜。”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家乡沦陷,中华危亡,历来不畏强暴的东北人民,揭竿而起,组建起多支抗日义勇军,以血身肉躯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决死相拼。白山黑水间,到处熊熊燃烧起抗日的烽火,誓死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
就在“九一八”事变的当夜,虽有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时任东北军陆军独立第7旅620团团长的王铁汉,便拒绝执行不抵抗命令,打响个人抗日第一枪;紧接着,辽宁盘山就成立了“讨日扶民救国军”, 主要领导者纪亭榭、蔡宝山、盖中华等人打响了东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首倡“站前排,挺脊梁”的铁血抗战精神。盘山义勇军最多时达到两万多人,在辽南一带与日伪军进行了130余次殊死搏杀,令关东军司令部大为震惊。
这只是后来将近100多路东北义勇军中的一支。那么,《义勇军进行曲》中那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义勇军”, 究竟由什么人组成,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抗争,又书写了一部怎样激荡人心的历史?
击毙张学良堂弟汉奸张学成
东北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初期,东北各阶层民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他们没有系统的组织与统一的指挥,旗号繁多,各自为战,成分复杂。据学者研究,其中农民约占50%,原东北军官兵约占25%,曾当过胡匪的约占20%,其他工人、学生占5%。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番号不一,且变换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