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 寻找工作在哪儿——外国语学院《工作在哪儿》实习侧记

06.09.2014  12:56

      在新学期返校的学生人流中,外国语学院有17名学生显得与众不同,在他们的行李中,放着一本本暑期实习日记。日记中记录了他们近两个月在宁波北仑实习中的点滴感悟。尽管女生的脸被炙热太阳晒得有些黑,但她们的精神面貌却与以前大不相同。在这段实习的特殊日子里,她们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克服,所有这一切必将筑成她们人生中重要的一次阅历。
      7月2日,在外国语学院语言活动中心,赴宁波实习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畅谈实习前的认识和期待。“我希望在实习中能让自己快点成长,在学校有老师和家长的呵护,缺乏对社会真正的认识。这次走出去,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英语专业的林文静同学侃侃而谈。她说,只有独一无二的人才是不能被替代的,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在工作中依然还是没有过人之处,就是一种危机。尽管是实习,但也要在这次实习中担负起责任,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有一颗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态度好才能工作好。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实习心态,7月4日,外国语学院的17名同学踏上了远赴宁波实习的征途。
      火车上,同学们兴奋异常,经过14个小时的火车颠簸,终于踏上了宁波的土地。下车后,北仑区人才中心负责人将同学们送往不同的实习单位。在前往第一个实习单位美联美博的路上,万丽龙的内心不停揣测,“这是个怎样的单位?我能不能胜任这次外贸实习?那些外贸术语还记得吗?成本核算呢?”第一次真正接触外贸企业和产品,万丽龙深知,能不能将专业知识转化成工作能力,对自己是一个重要考验。
      对于每一个实习同学来说,实习有快乐,也有痛苦。快乐的是,当他完成单位指导老师布置的任务、得到赞扬或获得奖励时,那一刻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达的。当然,也存在无助的痛苦。

      “在实习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完全没经验,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完成单位所交代的任务,有些真的是不会做,有的是完全无从下手。章璐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实习,每天的工作就是备课、给孩子们上课、看着孩子、陪他们吃饭。“遇到孩子调皮时,真不知该怎么办,那个时候特别后悔,为什么不在学校多掌握一点心理学知识呢”章璐说道。
      “我最难忘的是有一次自己感觉身体不舒服,但还是坚持中午陪孩子们一起吃饭,看着他们做作业,下午还带着他们步行20分钟去了附近的公园,回来的时候实在撑不住了,一量体温38.9,把自己吓坏了,赶紧上医院。第二天因为还没有痊愈就请假休息了,谁知道下午刚去班上,孩子们都齐声问我,‘老师,你上午怎么没来,我们都想你了。’当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在汉克森英语实习的程彩玲动情的说。

      如果说最初的激动已经在一点点消逝,那么取而代之的一定是每日的平淡和对工作的感悟。在点滴的积累中,同学们完成了对自己未来就业的方向规划,也明确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近两个月的实习在8月底结束了,怀着对实习单位的恋恋不舍回到了校园。他们在微信里晒出各种离别的照片,有的说:我拥抱了每一个孩子,我想,我会想念他们的。有的同学说,深切明白校园生活的幸福。
      实习是艰苦的,也是充满挑战性的。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开始,没有老师父母的庇佑,同学们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面对和解决一个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同学们的付出留给了实习单位良好印象。从最初的排斥、不满,到慢慢的适应和接受,到最后的全身心付出和临别的不舍,每个过程都见证了同学们的成长。在实习中,同学们积累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社会实践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的一次大的磨练和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图/文  周凌)

 

责任编辑:曹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