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到山外 迎来新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住村调查)
图①:老村贫困户下点青菜面条就是一餐。
图②:新村房顶正安装光伏发电板。
图③:老村贫困户住的土坯危房。
图④:新村白墙蓝顶的新楼。
(记者 常 钦摄)
制图:蔡华伟
贫困现实——
困在山里的老村,只剩老人和孩子,想搞产业不容易
古嶂村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村子和县城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往县城西北方向,车行20多分钟就到了古嶂山脚下。
但如屏的大山将古嶂村藏了起来。海拔500多米的山坳里,非沟即坡,村民的房子大多切坡而建。进出村只有一条盘山路,弯多路险,至今没有交通车愿意上来。山上到山下,脚力好的也要花上1个小时。所以当地一直流传着“好牛不耕古嶂田,有女不嫁古嶂人”的说法。
初冬的冷雨下个不停,村口的树上,柚子青绿、柿子火红,最后一茬山茶花也尚未落完。除了雨声淅沥,村子里听不到一点声音。
温道友的家在村口,通村的水泥路在他家门口到了头。这位78岁的老人开着村里唯一一家小卖部,小店见证了小山村的变迁。
村里本来有133户、656人。可田土太少,人均不到2分地,收成都不够口粮。困在山里,找钱门路不多,多的时候年人均收入也超不过2000元。有点手艺、有把子力气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常住人口渐渐减少。2003年,古嶂并入大桥村。
村民之困,还不只是收入太少。“我们吃的用的都是山上接下来的泉水,每遇下雨,水就变成红色。电压也不稳,一打雷家里就停电。做饭烧水只能烧柴,灰大又呛人。”温道友的老伴张灶秀接过话头。
不过,作为一位教了40多年语文的退休教师,最让温道友难过的,还是村里没有幼儿园、小学,也没有医疗点。古嶂村的孩子读书要到下坪小学,一个多小时的路上要翻一座大山,过6条小河。“有的河上没有桥,下大雨河里涨水,很危险。”这也就难怪,即便是父母边打工边租房,村里的孩子也被送到县里或镇上去读书。
温彩霞是村里唯一那个每天还在翻山蹚河去读书的孩子。读六年级的她,和城里的同龄孩子相比,明显瘦小了不少。问一句,答一句,答案总是很简单,有着和年龄不太相称的寡言。父母在外打工多年,只有过年才能回来。和她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已经70多岁,除了学习,小彩霞还要帮他们烧饭、砍柴。瘦弱的肩膀上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村里现在就剩下20来户,全是老人、孩子。虽说守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可想发展油茶产业,缺资金,也缺劳动力;想发展林下经济,野猪、野兔又侵害严重。”来自赣州市森林公安局的驻村“第一书记”龚林生说。
精准施策——
搬出深山,住新房老人不再忧心孩子娶亲,有工作年轻人不用远走他乡
精准脱贫,需要精准施策。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缺少基本公共服务,古嶂的水土难以养活古嶂人,出路只有搬出深山。
2014年底,罗坳镇大桥移民新村一期完工。新村就在山脚下,142栋二层半的小楼,白墙蓝顶;村里的路面,水泥硬化。不仅水、电入户,村里还设置了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场。惠农金融服务点进了村,出村五六百米就有小学。公交车也开通了,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县城。2015年春节前,96户古嶂村民喜迁新居。
每次看到墙上的大红喜字,陈佛生都会开心地笑。搬迁前儿子的婚事一直是他的头等忧心事。“相了三次亲,姑娘一看我们那老土屋,掉头就走。去年我听说能扶贫搬迁,头一拨报了名。正月十九儿子就在这新家里成了亲,你说我高不高兴。”晚餐时,吃着当地特产的棕花,喝着自酿的米酒,老陈由衷地说。
搬出来,解决了老陈短期的烦恼;“能致富”,依然是老陈长远的心愿。根据县里的规划,村里发展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每户屋顶上5000瓦的装机,每年就能有5500元左右的发电收益。今年6月并网以来,老陈家已经发电2000多度。看着电表上不断增长的数字,老陈心里挺踏实。
“村里的老人现在都不闲着了,既可以到新村边上的蔬菜基地帮工,也可以参与电子零件加工,还不耽误做家务带孙子,每月能有600多元收入贴补家用,这在山上时哪敢想啊!”大桥新村村主任温八月说,新村离县城的工业园很近,县里组织技能培训,介绍就业岗位。今年过了年,村里就有100多人留下来谋到了事儿,没再远走广东去打工了。
老陈的儿子和儿媳就在县城的电子厂找到了工作,两个人加起来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晚上10点以后,在工业园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来了。一个个窗口亮起了灯光,夜色中的新村,满溢着幸福、温馨。
“等到明年过年房子装修好,我们也要搬下去了。”憧憬着山下的好日子,温道友如是说。
从山里,到山外,日子越过越舒心,古嶂人的生活离小康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