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学区房”启示教改大棋局

14.04.2014  12:38

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冒出来另一个问题,这正是进入深水区之后改革的烦恼,也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

不是一房难求,而是一平难求”“过去是‘拼爹’,现在是‘拼房’”……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在2015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却引发一系列效应。最极端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北京30万元一平方米的学区房。

就近入学该不该?该。这种教育资源分配方式,既非建立在权力大小上,也非建立在财富多少上,而是划地为片,显然更加公平。更何况,就近入学是法律原则,义务教育法中已有相关规定;也是改革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设想中,就有“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的部署。不管是重申就近入学,还是推行九年一贯制,相关部门的政策初衷,都是缓解择校压力、减轻家庭负担、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门能以如此力度推动就近入学的新政,体现了改革的勇气和担当。

当然,新政策也引发了一些新思考。有人指出,流动时代、市场经济,就近入学难免会滋生出“学区房”现象,变成“价高者得”。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只是换了一种资源分配方式。除了少数“生在学区里、长在名校边”的幸运儿,大多数孩子想上名校的家庭,也许仍要面对另一场激烈的竞争。

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了一个问题,又会冒出来另一个问题,这正是进入深水区之后改革的烦恼,也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在三中全会决议中,“破解择校难题”是放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主题下,缩小校际差距更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容。可见,就近入学要发挥政策效应,前提是有充足的公共教育资源且分布比较均衡,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别不大,孩子们在任何一个学校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这个前提,“就近入学”本身可能也会变成一种不公平。

在这个意义上,练好改革基本功、打好改革组合拳,虽然艰难却更加迫切,不仅要解决投入问题,也要解决思想问题。长期以来,学校是一个地区的脸面,相关部门希望有一两所“叫得响的学校”,因而倾斜资源,忘记了均衡;学校也容易把发展置于学生之上,忽略了公平;甚至教师也会往生源优秀、知名度高的学校主动流动,放松了职责。有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表示,教育改革重点应是教师普遍轮换,待遇全部实现平等,教育资源才能自然合理分配。类似的建议,应该给改革者更多启示。

还要看到,我们之所以说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就在于它可能牵涉方方面面。现实屡屡证明,每个人的理性选择,却可能演变成群体的不理性。催生天价学区房的,也正是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投入产出比的理性考量。事实上,在教育均衡化的过程中,学生和家长的参与也很重要。

改革不能单兵突进,而要协同作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改革方法论。就近入学与学区房的矛盾、教育公平与资源均衡之间的纠结,再次显示系统性改革的至关重要。或许,是时候拿出更大决心和勇气,在教育领域铺开一场改革大棋了!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