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掏牌”非为打压网络金融

19.03.2014  12:30

央行日前下文紧急叫停阿里巴巴、腾讯发布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还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虚拟信用卡仅发布3天就被“掏牌”,这引发市场“管理层是否在打压金融创新”的猜测,一些外媒甚至认为此举或为发展迅猛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踩下刹车。不过,专家认为,鼓励金融创新并不等于放松监管,更不能忽视对创新产品风险的防范,央行审慎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充分证明安全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虚拟信用卡被扣“准生证

近日,阿里巴巴和腾讯先后宣布将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这种信用卡将跟用户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绑定,用户的信用额度则由之前的网络信用度决定。跟以往较长的申请期和相对繁琐的申请环节相比,虚拟信用卡可以在两大互联网支付平台上实现“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

然而,这两大互联网公司的“孩子”还未出生就被央行暂扣了“准生证”。央行表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而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央行此举引发了业内的震动,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随后出现大幅下挫。不过,在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看来,央行此举“应该说并不是特别突然”。他对记者表示,按照金融业务监管的要求,只要是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就必须按照金融机构来进行管理,同时其所提供的金融业务必须提前得到批准。从互联网金融来说,终端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这两类创新业务,其安全性,特别是用户和银行信息的安全、资金安全、账户安全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只有达到了相应的安全要求之后,才有可能正式投入使用。

身份识别机制过于宽松

市场猜测央行“打压”互联网金融创新,事实上,安全才是管理层考虑的首要因素。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表示,此前曾接到消费者的投诉,有些用户在二维码支付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和资金被盗取的问题。央行此举意在规范相关业务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并非针对某家企业。

从信息安全来看,监管部门的担忧并非“多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从网络信用卡申请的程序来看,仅是通过网络,只要用户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真实”资料后,网络信用卡就能够获得批准。这种宽松的身份识别机制,不仅容易导致整个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混乱,给金融市场欺诈犯罪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也将干扰实体信用卡有效运作,给整个国内信用体系确立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从资金安全来看,也存在诸多风险和隐患。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记者表示,支付结算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就像日常生活中水电煤气一样,关乎每个人每天生活的安全。如果把这样核心功能完全交给市场,一旦出现老百姓财产的损失,就会造成像停水停电一样带来极大威胁。因此,任何国家对支付结算这样的核心功能都非常谨慎,甚至是由国家严格监控、非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已经涉及到支付结算体系,第三方支付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技术保障还存在疑问。

风险可控放在监管首位

尽管央行此次“暂停”了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但是并不意味着管理层将把此类金融创新“红牌”罚下。

之所以被叫停,主要是针对这些创新业务在制度、规则、技术等各方面的安全可靠性还没有得到认证。”赵锡军表示,央行还要继续做测试和检验的工作,从规则上保证这些业务能够合法合规,从技术方面验证没有风险,达到这一步之后才会放开。

未来,互联网金融仍然有广阔的生存土壤。此前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从金融业务本身来讲,审慎稳健的标签十分明显。”赵锡军表示,当前世界各国的金融服务都有比较严格的监管,因为金融业务涉及到管理别人的资金,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稳健审慎和风险可控是放在首位的因素。我们要两者兼顾,一方面要让消费者获得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安全和风险控制。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