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刀少年"背后:一份不断拉长的"好人名单"
新华网江西频道6月20日电(记者陈子夏、高皓亮)“你是我心中的英雄”,连日来,在宜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病房“夺刀少年”病床前,“好人”络绎不绝。
5月31日,在江西宜春市区至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用菜刀将包括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在内的车上5名乘客砍伤。二人与歹徒进行了搏斗,柳艳兵更是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凶器。两位少年因此憾失高考,却在道德的答卷上拿到了满分,被人们誉为“最美考生”。当月,二人共同入选2014年“中国好人榜”。
从2008年在好心人帮助下考上大学,后又反哺社会资助困难学生的第一位“好人”谌贻胜开始,到如今“夺刀少年”候选“中国好人”,6年间,宜春市“好人榜单”不断拉长延伸。
在柳艳兵之前,江西宜春已经先后有两人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两名“全国见义勇为英雄”,3名“全国道德模范”,105名省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136名“中国身边好人”。
英雄不问年龄。10岁救溺水小孩,16岁帮同学挡下砸过来的板凳,20岁夺刀制歹徒,柳艳兵挺身而出绝非偶然。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中正直、正义,让他在头部、肩部被砍后仍奋力夺刀,事后只有一句:“当时并没多想,只是觉得应该把刀夺下来。”
宜春市文明办主任吴兆鹏说,“夺刀少年”挺身而出,源于宜春深厚的好人文化积淀和行之有效的好人建设机制,好人群现是因为这里有利于好人成长的“土壤”。
全国道德模范、火海救人英雄谭良才得知两位的英雄事迹后,自发前往看望“致敬”,说要向年轻晚辈学习。柳艳兵和易政勇却说:“您才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在学校多次听过您的故事。”
谭良才和女婿王茂华2010年曾三入火场成功救出6名小孩,被评为“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
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顺桃向柳艳兵授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时说,这是他第三次来宜春,好人群现说明宜春是一块“热土”。
“宜春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让我在异乡感到温暖。两人的事迹让我更爱这座城市!”就读宜春学院大二的东北姑娘梁渝淞到病房看望素不相识的柳艳兵和易政勇时说。
“哥哥加油,身体快快好,长大以后我也要向你们一样勇敢!”6岁的龙朝宇是宜春市一名学前班学生,“夺刀少年”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他自发来到病房探望两位“偶像”。
“不刻意‘制造’好人,而是用心去发现、培育、弘扬,让大家自觉效仿、自愿向善。”宜春市教育局总督学余兆辉告诉记者,为形成学英模长效机制,宜春市有机融合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的资源,以学校教师辅导、家长日常启蒙、社会模范带头的形式培育“好人文化”,通过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有利于展现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先进典型人文精神。
“让好人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让正能量在人心扎根,就像阳光空气一样必不可少,却又最为平常。”吴兆鹏告诉记者,每逢重大节日邀请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出席观礼已成为惯例。
为让“好人有好报”观念深入人心,宜春市由财政拨付专款设立“英模好人褒奖救助基金”,5年来先后给予英模及其家属经济奖励960余万元,解决就业、住房和办理城乡低保、医保以及提供贫困助学金40余人次,减免医药费200余万元。(完)
--------------------------------------------------
(追踪报道)13所高校抛送“橄榄枝”“夺刀少年”身体逐渐恢复未来计划尚未决定
新华网江西频道6月20日电(记者陈子夏)“夺刀少年”柳艳兵和易政勇身体正逐渐恢复,但还无法复习备考。迄今,来访或打来电话表达帮助意愿的高校已达13所。但两人表示,下一步的路怎么走,还要等身体好了再作打算。
目前,柳艳兵和易政勇二人身体体征正常,进食正常,精神状态良好,全身伤口愈合良好,但每天仍需大量休息。根据当天医院的测量数据,二人目前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二人在每天上午进行维生素和氨基酸输液,为身体补充营养。
柳艳兵告诉记者,自己现在还没那么精力充沛,“每天我都特别能睡,醒来了也就是下床简单活动一下,顶多用手机和朋友聊QQ。一集中精力就会头疼,没法看复习资料、进行思考。再说,我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考试、到底要不要考试呢。”
多日来,记者在病房观察到,柳艳兵用在睡眠上的时间逾12小时。早上8时,医生前来查房,他仍在熟睡;上午10时左右,在输液的过程中,他也时常睡着直至午饭时间;午饭后稍作休息,他再次沉入梦乡;晚上的入睡时间虽不固定,却也是“困了就能马上睡着”。
相比“睡神”柳艳兵,易政勇虽伤情较重,“活力值”却相对稍高。有时候,易政勇会在吃完饭后打开手机播放器,跟着音乐哼几句。但他也告诉记者,自己的脑袋还是时常有些发晕,“话说多了就会好累”。
6月15日晚上,爱看足球的易政勇托记者帮他下载世界杯比赛的回放视频,和柳艳兵一起在病床上观看西班牙与荷兰的赛事“解馋”。但在观战半小时后,两人明显感觉到疲惫,便躺下休息了。
6月17日下午,午睡醒来的两人被护士小谢“督促”着坐起,用别人来看望时赠送的钢笔练了几分钟的字。“我都没怎么用过钢笔呢”,柳艳兵握着笔,不知写些啥好,只有重复写着自己的名字。文科生易政勇则在纸上默出苏轼的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更写下自己“珍惜下1秒”的感言。
“虽然睡眠有助于康复,但也不能老睡。”二人的责任护士谢超告诉记者,适度的简单活动必不可少,“只要不让他们太过费神,起来走一走、坐着练练字都是好的。”
两位少年的事迹被报道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送来慰问,更有许多单位、学校表示愿在就学、就业方面为二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根据二人所在学校宜春三中的校长余斌华所做记录,从6月9日至今,来访或打来电话表达帮助意愿的高校已有13所,但这些高校都提出不同程度的录取条件,有一些则尚未表明具体要求。
6月16日,澳门大学校方代表前来与二人交流,并向二人介绍学校情况。易政勇被学校专业目录里的财政学所吸引,柳艳兵则对电机及电子专业产生了向往。校方表示愿为二人下一步的求学提供多一个选择。同时也表明,二人的日常成绩和英语水平尚与澳门大学的常规录取要求有一定距离。
6月18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前来看望二人,表示欢迎二人到该公司接受免费培训并就业。“去开飞机应该不太现实吧,毕竟我们都受过这么重的伤。如果是别的工作岗位倒还有可能,不过现在不想考虑这么多。”易政勇对记者坦言。如今,身上伤口虽已愈合,但他的左侧胸壁仍裹着保护纱布,左臂还打着石膏,无法灵活运动,“左手手指还经常发胀,发麻,你给我照相的时候想摆个‘V’都不行。”
连日来,两位少年的“今后去向选择表”被不断刷新,二人也对其中的一些“选项”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但现在还不想急着做决定。”在从天而降的“橄榄枝”面前,正在康复的柳艳兵说,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很感谢好心人的关怀和帮助,但下一步的路要怎么走,还是想等身体好了再作打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