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北京传来好消息:我省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获得“好”评,脱贫攻坚质量和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这是让人振奋的消息,更是让人倍感鼓舞的消息!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去年全省脱贫攻坚呈现力度加大、进度加快、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井冈山市、吉安县顺利脱贫摘帽;全年实现52.93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贫困人口减至87.5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37%,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显著变化。
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省委省政府向中央和全省人民立下的“军令状”。这既是一份庄严的承诺,更是一场波澜壮阔、攻城拔寨的决战。
省委书记、省长刘奇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要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精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深度贫困村和特殊贫困人口,加大帮扶力度,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同步推进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2017年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哪里有短板,哪里就是我省脱贫攻坚的方向。在年初进行整改的基础上,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政治态度、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工作要求,对标抓整改、齐力攻难关,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任务。
省委、省政府在对25个贫困县脱贫攻坚考核的基础上,扩大到对设区市和所有县(市、区)党委、政府开展脱贫攻坚考核,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工作重点、财力资源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进一步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镇推进和实施”工作机制,实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直接抓、部门行业合力扶、扶贫单位倾心帮、驻村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结对包的攻坚格局。
精准是核心。如果没有扣好精准这第一粒扣子,脱贫攻坚的后续工作全部都是零。我省认真落实国家建档立卡数据核准、补录、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在全省范围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不设指标、不设限制,确保不落一户、应进尽进。全省核定未脱贫人口43.82万户136.38万人,比整改前净增2.27万户18.1万人;严格规范乡、村、户建档立卡档案及系统数据录入工作,真实完整记录和反映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全过程。
在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基础上,我省结合实际,聚焦重点,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扶贫全覆盖、健康扶贫再提升、教育扶贫再对接、易地扶贫搬迁再精准、贫困村村庄整治再推进五大重点工程,确保扶到点上、帮到根上。据统计,2017年,省、市、县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66.2亿元,其中省本级投入26.63亿元,较上年增加9.2亿元,增幅达52.8%,市、县两级投入39.57亿元。省财政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部承担易地扶贫搬迁70亿元贷款和1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借款的还款责任,减轻贫困地区的财政支出压力。同时,重点扶持269个深度贫困村,每村存量、增量扶贫资金和政策性融资达1000万元。
针对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省还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在产业扶贫、健康扶贫、项目管理、社会扶贫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条具有江西特色的扶贫之路。
“三更风雨行,道义担肩,一念身心系乡梓;万里扶摇去,勋名载史,满城父老送英雄。”这是修水县杭口镇大学生村官、扶贫专干程扶摇牺牲后,群众送给他的挽联。程扶摇就是千千万万个奋斗在精准脱贫第一线的扶贫干部代表,更是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中,每一个参与者的代表。
在脱贫攻坚中,我省全面推行乡镇领导干部包片、乡镇干部包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驻村、结对帮扶干部包户工作,各级选派第一书记17320人、工作队员41912人,共有6336个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工作,30.2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形成大规模、常态化的驻村帮扶工作局面。广大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书写了一幕幕干群齐心、决战贫困的生动画卷。
从光荣的历史走来,向幸福的未来走去,我们有理由相信,脱贫攻坚这场大决战的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赣鄱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