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之子孔令侃:常驾车肇事 被称“小霸王”
孔令侃
孔祥熙共有子女4人,长子令侃,次子令杰;长女令仪,次女令俊。其中,孔令侃的所作所为与其父最为相似。
20世纪30年代中期,孔令侃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学生时代的孔令侃即具有政治野心,企图凭借其父的权势,跃登中国政治舞台,于是就把经常与之交往的同学团结在一起,成立“南尖社”,以便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党羽。之所以命名为“南尖”,是由于德语“纳粹”的读音与上海话“南尖”二字的发音相似,取名“南尖”,意在以纳粹精神为结社宗旨。按照纳粹党徒效忠元首模式,“南尖社”的成员也必须效忠孔令侃。“南尖”社成立初期,并没有多少成员。但自从孔令侃大学毕业,在政府里任职后,“南尖”社就迅速扩大了。
1936年大学毕业后,孔令侃任财政部特务秘书,这时国民党政府决定成立中央信托局,由财政部领导,办理一切由国家指定或和国家有密切关系的信托业务,财政部还准备一次投给其启动资金100万元。中央信托局成立时,孔祥熙任理事长,孔令侃也进入中央信托局。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中央信托局由上海撤到武汉,再撤往香港。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孔令侃被任命为常务理事,主持中央信托局的业务和人事大权。1939年,孔令侃私设在香港的电台(搜集香港金银、外汇、证券、股票行情及港澳各界名流的言行,外加一些军事信息,随时向重庆孔祥熙官邸汇报)被港英当局查抄后,消息传到了重庆,蒋介石指示要孔令侃回重庆,当面说清在香港发生的一切。宋蔼龄怕孔令侃一回来会成为众矢之的,一旦威信扫地就很难再爬起来。她就说通了宋美龄,让孔令侃去美国。到美后,孔令侃除继续大搞商业投机外,又干起沽名钓誉的勾当。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孔令侃准备读一个洋硕士文凭。为此,他想起香港的中央信托局的职员吴某。他设法将吴某调到美国,改用他的名字,进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孔令侃对吴某当然是优礼有加,关怀备至,吴某自然也就感恩图报,勤奋用功了。就这样用了两年多时间,通过考试、答辩和撰写毕业论文,终于领到一张硕士文凭。
孔令侃在机关时,经常驾驶着汽车在繁华街道上横冲直撞,经常违章肇事。南京新街口广场交通拥挤,按照当时的交通法则,汽车必须沿左边环行道绕行,而孔令侃的汽车却往往抄近道从右边拐弯,警察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939年,香港《大公报》曾发表过一篇讽刺小品文,标题是:《爸爸在朝当宰相,人人称我小霸王》,就是对孔令侃的如实报道。
抗战结束后,孔令侃回到上海创办扬子建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扬子公司。这个公司经营的特点是只做现货交易,不做订货交易;只收美元黄金,不收法币。例如,公司从美国进口的“雪佛兰”、“奥斯汀”等汽车,进口价格是每辆1500美元,而孔令侃却以“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优越条件,经常保持5000美元一辆的高价向市场出售。仅此一项,他就攫取了大量的美金。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市场物价暴涨,马口铁奇缺(制作罐头盒的原料),扬子公司从美国共和钢铁企业搞到一批马口铁原料,由于海关拒不签发进口许可证,以致无法进口,这就触犯了扬子公司的利益。孔令侃大发雷霆,一方面在《大陆报》上向海关当局发起攻击,同时以“降低物价、扶持工业”为理由,与海关当局大打笔墨官司;另一方面,则在海关职员中进行活动,终于迫使海关让步,签发了进口许可证。货物到手之后,孔令侃即以高价向市场抛售,获取暴利。贾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