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农民生态种稻种出“世界金奖” 

24.09.2014  12:35

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的有机水稻基地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戏码:天性凶猛的虎纹蛙追逐害虫、躲在水里的中华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吃掉水中游物……蛙鳖稻共育,这种复古的生态种养模式的发起人,是青山湖村小组的能人曾华林。

创业成功不忘反哺家乡

曾华林在外创业成功后,不忘反哺家乡。近年来,他创出不少新的稻田养殖模式,从最初的投放鸭子“松土”吃虫的方法,进而到引进被誉为“庄稼卫士”的虎纹蛙,再到蛙、鳖、稻生态种养,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2012年,小源村的青湖山和泥湖下两个村小组680亩蛙稻种植成功,农民收益是往年的3倍以上。此事震动了十里八乡的农民,就连在外务工的青年都纷纷返乡种植有机稻。2013年,两个村小组的蛙稻面积增加到1000亩,今年蛙稻面积扩大至2000多亩。今年在其中的数百亩蛙稻里,种植户尝试投放了2.3万只中华鳖。

其实,把甲鱼投放在水稻田里,是曾华林想让甲鱼生长在天然野生环境下,多吃害虫提高水稻的品质,没想到却成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宁都县农粮局农技员介绍,“蛙鳖稻共生”模式不占用农田,甲鱼和水稻的品质都大幅提高。甲鱼可以躲在水稻丛中玩耍,吃的“野东西”更多了,虫、蛙、螺等,这都是以前在单纯的甲鱼塘里吃不到的天然饲料。而对于水稻来说,甲鱼粪便是优良的肥料,不需要施肥。曾华林的虎纹蛙孵化基地,今年也首次孵育了500万只蛙苗,除了少数留种外,其他全部投放到水稻田里。

收入是常规种植的15倍

然而,养殖甲鱼的水稻既不施肥,也不打农药,对水稻的产量有一定影响。

虽然水稻产量相对于施农药的水稻田少了一些,但这与甲鱼和虎纹蛙带来的收益相比,都不算什么。”曾华林显得十分自信。

目前来看,效益还是很不错的。”曾华林说,现在他的甲鱼很受市场欢迎,温州多家高端酒店已包下了他田里全部甲鱼,每公斤售价360元。

曾华林掰着手指给记者算甲鱼的养殖经济效益,与市场上60至80元/公斤的甲鱼不同,稻田养殖的甲鱼带有一种“野味”,与工厂化养殖相比,无论品质、口感都占有优势,所以,甲鱼能卖到360元/公斤。一亩田可获得3万多元的产值,收入是常规种稻的15倍。另外,水稻田里的虎纹蛙也能卖出60元/公斤的价钱。

种植户曾令寿去年种了10多亩蛙稻,由于这种稻谷收购价格比普通稻谷高出几倍。所以,虽然只种一季稻,但他却比往年增收了近万元。

另外一名种了20多亩蛙稻的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除去成本,仅大米一项就获纯利润2800元。收入大大增加,付出的劳力却减半。

蛙稻田实行传统的种植方式,产出的有机米能卖到80元/公斤,有这样的好事,谁还愿意外出打工?”曾令寿说。

斩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今年6月,汇聚了全球325家有机大米生产企业的第十三届优质大米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令人振奋的是,此届大会最高奖项——中国健康大米金奖被来自宁都的“虎蛙稻”夺得。

去年11月27日,第十一届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宁都虔农“虎蛙稻”大米凭借中国“首家通过欧盟SGS482项和普研686项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检测均为零”成为全场焦点,一举揽得“有机大米金奖”。

宁都县农粮局农技员告诉记者,蛙鳖稻生态种养技术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宁都“虎蛙稻”的品质在行业内声名鹊起,产品走进了北上广等地的大型超市。

业内人士认为,安全食品的生产必须从规范基地建设开始,这既是食品安全的需要,也是中国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宁都“虎蛙稻”大米为整个行业乃至食品产业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与借鉴经验。(记者 徐黎明)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